[发明专利]L-O-磷酸丝氨酸钴(II)配合物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4299.1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3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恩翠;赵小军;刘忠义;焦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9/00 | 分类号: | C07F19/00;C07F15/06;C07F9/09;H01F1/4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丝氨酸 ii 配合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具有下述化学通式的L-O-磷酸丝氨酸钴(II)配合物:
[Co(C3H6NO6P)];
其中:C3H6NO6P是L-O-磷酸丝氨酸二价阴离子,其分子式如下:
。
2.权利要求1所述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物结晶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 = 5.1688(4),b = 7.7211(6),c = 17.7344(14) (?), V = 707.76(10) (?3), Z = 4, 具有如图1所示的结构;主要红外吸收峰为3414 cm-1, 1647 cm-1, 1634 cm-1, 1615cm-1, 1508 cm-1, 1482 cm-1, 1397 cm-1, 1150 cm-1, 1074 cm-1, 995 cm-1, 890 cm-1,827 cm-1, 764 cm-1, 665 cm-1, 627 cm-1, 528 cm-1,具有如图2所示的红外谱图;配合物的三维骨架在256℃分解,具有如图3所示的热重分析图。
3.权利要求1所述L-O-磷酸丝氨酸钴(II)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L-O-磷酸丝氨酸、2,3-吡嗪二甲酸和六水合氯化钴在二次蒸馏水和甲醇混合溶剂中经由低温溶剂热反应得到紫色块状晶体,其中六水合氯化钴、L-O-磷酸丝氨酸和2,3-吡嗪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 ~ 3: 1: 1;二次蒸馏水:甲醇的体积比为 1: 2 ~ 4;控制的pH值范围为6 ~ 7;90℃下保温3天后降到室温,然后洗涤,干燥;得到紫色块状晶体。
4.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溶剂热反应指的是在内衬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反应釜中,以二次蒸馏水和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通过控温烘箱加热80℃- 300℃使容器内部产生自生1 ~ 100 Mpa压强,使得在通常情况下难溶或不溶的物质溶解并结晶析出。
5.权利要求3或4所述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溶剂为二次蒸馏水、甲醇或乙醇。
6.权利要求1所述L-O-磷酸丝氨酸钴(II)配合物在制备作为分子基磁性材料方面的应用。
7.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中的分子基磁性材料指的是作为磁记录材料的关键组分来制作计算机、摄像机以及录音机的磁盘或磁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师范大学,未经天津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42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纤维船舵舵杆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基于酸碱两性催化剂的丙烯生产方法
- 生产O-磷酸丝氨酸的微生物和使用该微生物由O-磷酸丝氨酸生产L-半胱氨酸或其衍生物的方法
- 利用新O-磷酸丝氨酸巯解酶生产半胱氨酸或其衍生物的方法
- 新的RhtB蛋白变体和使用其产生O-磷酸丝氨酸的方法
- O-磷酸丝氨酸输出蛋白及使用其生产O-磷酸丝氨酸的方法
- 生产O-磷酸丝氨酸的微生物和使用该微生物由O-磷酸丝氨酸生产L-半胱氨酸或其衍生物的方法
- 生产O-磷酸丝氨酸的微生物和利用其生产O-磷酸丝氨酸或L-半胱氨酸的方法
- O-磷酸丝氨酸输出蛋白的新型变体和使用其生产O-磷酸丝氨酸、半胱氨酸和其衍生物的方法
- L-半胱氨酸的制造方法
- 产生O-磷酸丝氨酸的埃希氏菌属的微生物和使用其产生O-磷酸丝氨酸或L-半胱氨酸的方法
- 经过发酵生产L-丝氨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