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发动机驱动螺杆式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7521.3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0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余金龙;周国珍;余凯;常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凯龙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41/04;F25B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5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发动机 驱动 螺杆 空气 源热泵冷 热水机组 | ||
1.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螺杆式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至少由螺杆式制冷压缩机(1),吸气止逆截止阀(2),联轴器(3),燃气发动机(4),燃气进口截止阀(5),燃气进口电磁阀(6),燃气尾气板式换热器(7),四通换向阀(8),制冷/制热模式切换电磁阀(9),水路电磁阀A(10),水路电磁阀B(11),水路电磁阀C(12),翅片式换热器水侧冷却水进口调节阀(13),风机(14),翅片式换热器(15),油冷却器(16),油冷却器油侧出口截止阀(17),单向阀组(21),储液器(22),过滤器进口截止阀(23),过滤器(24),供液节流膨胀阀(25),供液电磁阀(26),过滤器出口截止阀(27),经济器电磁阀(28),经济器节流膨胀阀(29),经济器板式换热器(30),经济器单向阀(31),壳管式换热器(32)或干式换热器(61),排气止逆截止阀(33),油分离器(34),油过滤器(35),油过滤器出口截止阀(36),燃气发动机夹套冷却水进口调节阀(37),引射电磁阀(38),回油电磁阀(39),引射泵(40)等通过管路连接组成。
其特征是:联轴器(3),燃气发动机(4),燃气进口截止阀(5),燃气进口电磁阀(6)和燃气尾气板式换热器(7)管路连接构成燃气发动机驱动系统;
其特征是:螺杆式制冷压缩机(1),吸气止逆截止阀(2),四通换向阀(8),制冷/制热模式切换电磁阀(9),翅片式换热器(15),单向阀阀组(21),储液器(22),过滤器进口截止阀(23),过滤器(24),供液节流膨胀阀(25),供液电磁阀(26),过滤器出口截止阀(27),壳管式换热器(32)或干式换热器(61),排气止逆截止阀(33)和油分离器(34)管路连接构成制冷剂循环系统;
其特征是:螺杆式制冷压缩机(1),油分离器(34),油冷却器(16),油冷却器油侧出口截止阀(17),油过滤器(35)和油过滤器出口截止阀(36)管路连接构成油路循环系统;
其特征是:经济器电磁阀(28),经济器节流膨胀阀(29),经济器板式换热器(30),经济器单向阀(31)和螺杆式制冷压缩机(1)管路连接构成经济器节能系统;
其特征是:壳管式换热器(32),引射电磁阀(38),回油电磁阀(39),引射泵(40)和螺杆式制冷压缩机(1)管路连接构成回油系统;
其特征是:燃气发动机(4),燃气尾气板式换热器(7),水路电磁阀A(10),水路电磁阀B(11),水路电磁阀C(12),翅片式换热器水侧冷却水进口调节阀(13),翅片式换热器(15)和燃气发动机夹套冷却水进口调节阀(37)管路连接构成燃气热回收热水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发动机驱动螺杆式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其特征是:
四通换向阀(8)的D端与排气止逆截止阀(33)的出口相连;S端与吸气止逆截止阀(2)进口相连;C端与翅片式换热器(15)的A端相连;E端与壳管式换热器(32)或干式换热器(61)的X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发动机驱动螺杆式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其特征是:
翅片式换热器(15)由AB制冷剂侧和MN水侧分组共同构成,A端与四通换向阀(8)的C端口相连;B端与单向阀组(21)的a端相连;M端与水路电磁阀A(10)的出口和翅片式换热器水侧冷却水进口调节阀(13)的出口相连;N端与油冷却器(16)的进水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发动机驱动螺杆式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其特征是:
单向阀组(21)由四个单向阀按一定流向管路连接组成,其a节点为二相邻单向阀的逆时针串联节点,b节点为二相邻单向阀的相向节点,c节点为二相邻单向阀的顺时针串联节点,d节点为二相邻单向阀的相背节点。
单向阀组(21)的a节点与翅片式换热器(15)的B端相连;b节点与储液器(22)进口相连;c节点与壳管式换热器(32)或干式换热器(61)的Y端相连;d节点与供液节流膨胀阀(25)的出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凯龙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凯龙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75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净水器
- 下一篇:一种真空固液分离机大流量扇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