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甜红茶的加工及配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28961.0 | 申请日: | 2012-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3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龙;申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湄潭林圣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茶 加工 配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甜红茶的加工及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甜茶学名多惠石科,为壳斗科、石科属乔木常绿植物,含有丰富的营养保健成分,据理化分析,含有根皮甙、三叶甙和3-羟基根皮甙等强甜味化合物,其中三叶甙的甜度为蔗糖的300倍。近年来,科技工作者又从甜茶中分离出二氢查耳酮强甜味物质,其含量高达12.6%。甜茶不仅甘甜清爽,而且对人体哟有较好的保健功能,。据《中药志》记载,能防治高血压、湿热痢疾、皮肤瘙痒、痈疽恶疮等。另外,甜茶为野生植物,不含化肥、农药等污染物。
但是,用于制造红茶的原料几乎都是夏秋茶和中、大叶种,由于茶多酚含量较高,在加工过程中又不能充分氧化,其滋味还是免不了带苦涩现象,因此在我省饮用的人群受到限制。
甜红茶在品质上保留了红茶的色香味,又增加了甜醇味,该味道男女老幼均适宜,极大地迎合了人们的消费口感,并且有较高的保健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甜红茶的加工及配制方法,以解决夏秋红茶和中大叶种红茶的苦涩味。由于茶多酚在加工过程中不能充分氧化,在中大叶种茶树品种和夏秋季节,茶多酚含量通常超过30%以上,其苦涩味大大超过春茶,并且由于红茶芳香物种类不同于绿茶在,致使很多人不适应其香气和滋味。最终使红茶消费人群受限等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
甜红茶的加工及配制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杀青,将采下的甜茶原料放入沸水锅内进行杀青,得到含水率为80~82%的杀青叶;
步骤二:水漂,将沸水杀青叶放入常温清水池内进行水漂,水漂时间20~30s,得到水漂叶;
步骤三:热风脱水,用烘焙机烘焙水漂叶,烘焙机风口温度90~100℃,烘焙时间15~18min,得到含水率为55~60%脱水叶;
步骤四:揉捻,用揉捻机处理脱水叶,揉捻时间10~15min得到揉捻叶;
步骤五:烘干,将揉捻叶投入80℃~85℃的烘焙机中烘干,得到含水率为4-6%甜茶干品;
步骤六:拼合,将甜茶干品和红条茶干品筛播去杂后,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拼合,即得到甜红茶成品。
步骤一杀青,采用萎90cm直径铁锅,锅内装入2/3的清水,水温为90℃~100℃,投叶量为每次0.8~1kg,漂杀时间10~15s,最后得到含水量为80~82%的杀青叶。
步骤二水漂采用的装置为方池,方池分为一池和二池,方池内径长40cm,内径宽40cm,内径高25cm。
步骤二水漂,在一漂池和二漂池中注入20cm的清水,然后在池中放上纱布,纱布四角放在漂池上部边缘无水处,然后将杀青叶放入一漂池中漂洗20s~30s取出,再放入二漂池漂洗20~30s即得到水漂叶。
步骤三热风脱水,烘焙机进风口温度90~100℃,将二漂叶放入烘斗中,摊叶厚度1~2cm,烘焙时间15~18min,翻拌6~8次,得到含水率为55~60%脱水叶。
步骤四揉捻,揉捻机选用35~45型,投叶量5~8kg,不加压5min,轻压7~10min,不加压5min,得到揉捻叶。
步骤五烘干,将烘焙机温度调到80~85℃,摊叶厚度3cm~4cm,中途翻拌4~6次,经过30min~40min后得到成品。
步骤六拼合工艺,将甜茶干品和红条茶干品筛播去杂,按1∶2或1∶3的配方将甜茶与红茶混合拌匀,得到甜红茶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甜茶红茶混合拼配,改变了红茶的香气滋味。夏秋红茶和中大叶种红茶由于茶多酚在加工过程中不能充分氧化而产生苦涩味,中大叶种茶树品种和夏秋季节,茶叶茶多酚含量通常超过30%以上,红茶通过发酵使其氧化和转化成茶黄素和茶红素,茶黄素和茶红素本身就带有收敛性和苦味,再加上揉捻时还有20~30%的叶细胞不能破损,因此,这一部分茶多酚是不能充分氧化的,故使红条茶产生了苦涩味,并且大大超过春茶,另外,由于红茶芳香物种类不同于绿茶在,致使很多人不适应其香气和滋味。最终使红茶消费人群受限等问题。
本发明是利用甜茶的甜味,综合并降低了红茶的不适香气和苦涩味,不仅保留了红条茶的色香味风格,且滋味变得清甜醇爽可口,提高了茶条叶品质,由于香气滋味的改善,使产品成为了男女老幼都喜爱的一种饮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甜红茶的加工及配制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湄潭林圣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湄潭林圣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89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材料瓦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预应力蜂窝形截面钢板剪力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