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酮洛芬渗透泵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9561.1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0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稳;伍丽;郭桢;殷宪振;李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9/24 | 分类号: | A61K9/24;A61K9/32;A61K9/36;A61K9/44;A61K31/192;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朱梅;张皓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酮洛芬 渗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难溶性苯丙酸类药物酮洛芬的渗透泵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全球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之一,每天大约有3000万人在使用。随着NSAIDs使用的增多,这类药物的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药师、患者、社会和政府的关注,特别是默沙东公司于2004年10月宣布从全球市场撤回万络(罗非昔布),FDA认为NSAIDs存在潜在的心血管和消化道出血风险,要求这些药品生产厂家在其说明书中提出警示,使NSAIDs的安全用药再获关注。
酮洛芬(酮基布洛芬、酮布芬、优洛芬、Ketoprofen、KPF),化学名称为2-(3-苯甲酞基苯基)丙酸,亦称间苯甲酞氢化阿托酸,是一种α-芳基丙酸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此类药物均具有一个手性中心,临床使用其外消旋体或右旋体。酮洛芬由法国Rhonepopune公司于1972年上市,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在甲醇中极易溶,在乙醇、丙酮或乙醚中易溶,而在水中几乎不溶。其结构式如下:
酮洛芬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痛风、痛经等。近几十年来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丹麦等国先后将此药以胶囊、片剂、注射剂、栓剂、软膏剂、外用洗剂等剂型用于临床。我国于1982年也合成了酮洛芬,并以胶囊、片剂用于临床。普通常规制剂进入体内以后具有明显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会带来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一日服药数次,患者顺应性不好。渗透泵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一直是控释给药载体的典范,美国Alza公司于1970年首先开发了渗透泵片,将这类制剂定名为系统。渗透泵以单层和双层模式最为常见,药物以零级速率释放,降低了峰谷现象,使药物因血药浓度波动而产生的毒副反应降低到最小,非常适合于治疗指数小的药物;相对于普通制剂,药物恒速释放的时间明显延长(通常为12-24小时),因此可减少服药次数,提高患者顺应性,减轻刺激和不良反应,特别适用于半衰期短、需频繁服用的药物;相对于其它缓控释制剂,其释药速率受外界环境因素(如pH值、胃肠道蠕动等)影响小,因此个体差异小;体内外相关性好,可用体外释药参数预测体内释药情况。
发明内容
利用初级单层和多层渗透泵的原理,同时利用难溶性药物酮洛芬结构中含有酸性基团,使用碱性成分可以增加其溶解度,本发明的发明人制备了难溶性苯丙酸类药物酮洛芬的渗透泵控释片。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酮洛芬的渗透泵控释片,该控释片由芯体和半透性包衣膜组成,其中,
基于芯体总重,所述芯体包括10-60wt%,优选15-50wt%,更优选30-50wt%的酮洛芬;5-50wt%,优选5-45wt%,更优选10-40wt%的碱性助溶剂和10-60wt%,优选20-50wt%,更优选20-40wt%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所述碱性助溶剂为选自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磷酸钠、磷酸氢二钠、磷酸盐缓冲对、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甘氨酸钠、甘氨酸钾、和钾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选自碳酸氢钠、磷酸钠和磷酸氢二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为选自粘合剂、润滑剂、遮光剂、填充剂、着色剂和渗透压促进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粘合剂选自淀粉浆、聚维酮、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甲基纤维素、明胶和聚乙二醇(分子量2600-3800)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聚维酮(分子量2500-30,000,00);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镁、滑石粉、微粉硅胶和聚乙二醇类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硬脂酸镁;所述遮光剂选自二氧化民、滑石粉和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二氧化钛;所述填充剂选自乳糖、甘露醇、微晶纤维素、淀粉、糊精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乳糖和甘露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着色剂选自红氧化铁、黄氧化铁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渗透压促进剂为氯化钠、氯化钾、可溶性糖类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乳糖。
所述半透性包衣膜增重优选为芯体重量的3-9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95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海藻胶的立方氮化硼砂轮
- 下一篇:一种滚筒式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