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0228.2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2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甘正浩;冯军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7/02 | 分类号: | H01L27/02;H01L23/38;H01L21/8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牛峥;王丽琴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放电 保护 电路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集成电路(IC)芯片制造和最终应用系统中,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目前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CMOS)集成电路已经进入了超深亚微米阶段,MOS器件的尺寸不断缩小,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对集成电路的危害变得越来越显著。据统计,集成电路失效的产品中有35%是由于ESD问题所引起的。因此,对集成电路进行ESD保护设计也变得尤为重要。
当使用器件对集成电路进行ESD保护时,常用的器件为栅极接地NMOS管(GGNMOS)、可控硅(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SCR)、二极管等。其中由于GGNMOS与集成电路CMOS工艺很好的兼容性,而被广泛采用。图1为现有的用于ESD保护电路的GGNMOS器件半导体结构图。图2为与图1相对应的用于ESD保护电路的GGNMOS器件等效电路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GGNMOS器件包括P型衬底100;位于P型衬底100表面的栅极101;分别位于栅极101两侧衬底内、掺杂类型为N型的源极102和漏极103。在上述GGNMOS器件内包括一个由源极102和漏极103,以及两者之间的衬底100构成的寄生NPN三极管。其中,漏极103作为集电极、源极102作为发射极、衬底100作为基极。将P型衬底100、源极102和栅极101均连接至地线GND,而将漏极103连接至电源线VDD和芯片电路的输入/输出端(I/O)。由于栅极101和P型衬底100接地,GGNMOS器件始终无法开启形成导电沟道。当电源线VDD上的电位位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时,GGNMOS器件关闭,且其中的寄生NPN三极管也不会导通;当电源线VDD上受到ESD静电脉冲而导致瞬时电位过高时,将触发GGNMOS器件内寄生NPN三极管产生电流,使得电源线VDD和地线GND之间导通,ESD静电脉冲产生的瞬间大电流将迅速通过上述寄生NPN三极管流走,从而达到保护内部电路受到ESD静电冲击的目的。当ESD静电脉冲消失以后,上述寄生NPN三极管关闭,对被保护的内部电路的正常工作不会造成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当GGNMOS在瞬间通过大的电流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将GGNMOS烧坏,使其失去ESD保护能力,因此,如何延长GGNMOS的工作寿命,更好地保护电路,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及其制作方法,能够延长ESD保护器件的工作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包括位于半导体衬底上的栅极接地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GGNMOS晶体管,所述GGN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芯片电路的输入/输出端,源极和栅极以及半导体衬底均接地;该电路还包括位于所述GGNMOS晶体管附近,用于吸收所述GGNMOS晶体管产生的热量的珀耳帖冷却元件。
所述珀耳帖冷却元件为热电偶,该热电偶包括N掺杂部分和P掺杂部分,以及连接N掺杂部分和P掺杂部分的金属,在N掺杂部分的未与金属连接的一端具有第一接触电极,在P掺杂部分的未与金属连接的一端具有第二接触电极。
所述珀耳帖冷却元件与所述GGNMOS晶体管并联,所述第一接触电极与GGN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电极与地连接。
所述第一接触电极与GGN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电极与芯片电路连接。
所述GGNMOS晶体管为多指并联的GGNMOS晶体管。
所述连接N掺杂部分和P掺杂部分的金属为铜或者铝。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静电放电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一栅极接地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GGNMOS晶体管,所述GGNMOS晶体管至少包括位于半导体衬底表面的栅极,栅极两侧衬底内、掺杂类型为N型的源极和漏极;在形成所述源极和漏极的同时,在半导体衬底内的冗余区域形成珀耳帖冷却元件的N掺杂部分和P掺杂部分;
在GGNMOS晶体管表面形成金属间互连层,所述金属间互连层内具有填充有金属的连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0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蝶阀和检查蝶阀中泄漏的方法
- 下一篇:液压密封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