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孔发达的高比表面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6420.2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2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璐;瞿研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达 比表面 石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孔发达的高比表面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中孔发达的高比表面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化学-物理联合活化法制备中孔发达的高比表面石墨烯材料的方法,属于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及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是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导电和导热性能,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这些良好的性质使得基于石墨烯的材料成为一种理想的储能材料,包括超级电容电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储氢材料、燃料电池用材料等。
目前,工业上制备高比表面活性石墨烯的方法多为化学活化法,即以活化剂如KOH、NaOH等对碳原料进行腐蚀从而形成丰富的孔结构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积,制备出高比表面活性石墨烯。该方法的化学活化反应速度快,生产周期短,孔径分布窄,但是化学活化法所使用的活化剂对设备腐蚀性大,成本高,且该方法所述的化学活化过程以生成微孔为主,不利于有机电解质离子的迁移,进而影响石墨烯材料的导电性,限制了石墨烯的应用,如影响超级电容器的功率特性。
CN102070140A公开了一种利用强碱和碳在高温下的反应,对热处理或者微波辐照得到的石墨烯粉末进行进一步化学处理,从而快速的、大批量的在石墨烯表面腐蚀出纳米量级的微孔,极大地提高其比表面积。但该发明选用的强碱试剂为配制的强碱水溶液,浓度为0.2-20mol/L,对设备的腐蚀严重,操作步骤繁琐,生产效率不高,且制备出的高比表面活性石墨烯大部分为微孔。
除化学活化外,传统的制备多孔碳材料的方法还有物理活化法,物理活化通常是将原料先炭化除去其中的可挥发成分,生成富碳的固体热解物,然后在水蒸气、CO2和空气等氧化性气体与含碳材料内部的碳原子反应,通过开孔、扩孔和创造新孔进而形成丰富的孔结构。这些氧化性气氛的存在,能极大地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多孔性,从而增大材料的比电容。一般炭化温度为400-600℃,活化温度800-1000℃。物理活化法生产工艺简单,不存在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但物理活化所选用的活化剂反应活性相对较弱,难以在炭质前驱体内部形成发达的孔隙结构,要制备高比表面的炭材料,活化时间需要长达上百小时。
由此,在高比表面石墨烯中,材料的孔径对石墨烯的电学、化学等方面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开发出一种成本较低,电容性能优异,且更加适合电解质离子迁移的高比表面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是本领域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中,化学活化制备高比表面石墨烯的过程是以生成微孔为主,本发明为了形成更加适合电解质离子迁移的孔结构,将化学活化与物理活化两种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希望能够制备出比表面积大且孔径分布合理的高比表面石墨烯材料,并且可以大幅减少活化剂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过程简单,环保且产率高的石墨烯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高比表面石墨烯的孔径可调、中孔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比电容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中孔发达的高比表面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在保护气氛中,将氧化石墨烯与活化气反应,进行活化;最后经洗涤,过滤和干燥得到具有中孔发达的高比表面活性石墨烯。
所述活化气为本领域熟知的能够对石墨进行活化的气体,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例有二氧化碳气、水蒸气等。
优选地,所述方法中,氧化石墨烯先于活化剂进行混合,然后再通入活化气,进行活化;最后经洗涤,过滤和干燥得到具有中孔发达的高比表面活性石墨烯。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中孔发达的高比表面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在保护气氛中,将氧化石墨烯与活化剂进行混合,同时通入活化气,进行活化;最后经洗涤,过滤和干燥得到具有中孔发达的高比表面活性石墨烯。所述的优选技术方法是一种化学-物理联合活化法制备中孔发达的高比表面石墨烯的方法。
其中,所述中孔发达的高比表面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中,活化剂选自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磷酸、氯化锌中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所述组合例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的组合、磷酸/氯化锌的组合、氢氧化钾/氯化锌的组合、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氯化锌的组合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组合不包括碱和酸的组合,例如不包括氢氧化钾和/或氢氧化锂与磷酸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64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挖掘机斗杆吊具
- 下一篇:成垛铝锭自动抓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