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液软袋包装药液的加工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1043.1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0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朱仲强;谭鸿波;葛均友;程勇;邓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00 | 分类号: | B65B3/00;B65B43/00;B65B4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包装 药液 加工 生产线 | ||
1.一种输液软袋包装药液的加工生产线,包括配制工位、制袋工位、灌装工位,配制工位配制的药液、制袋工位制出的输液软袋均输送至灌装工位,由灌装工位将药液灌装入输液软袋,其特征在于,制袋工位包括供膜工位、袋体印刷工位、接口供给工位、接口预焊接工位、袋体轮廓焊接工位、接口焊接工位、袋体整型废边剔除工位和袋体转移工位,供膜工位提供输液软袋所需的膜材,在接收到膜材后,袋体印刷工位采用热转印原理通过无尘热转印膜在膜材上计算好的位置印刷包装信息,同时接口预焊接工位接收一体化的接口后,对接口与输液软袋的连接部位进行焊接,完成后在袋体轮廓焊接工位立刻焊接输液软袋的轮廓,并留出用于接收药液的灌液口,所述灌液口不是所述一体化的接口,之后由接口焊接工位对接口与输液软袋的连接部位再次焊接,以保证接口连接部位的质量;待焊接全部完成后,在袋体整型废边剔除工位去除多余的废边,之后由袋体转移工位通过真空吸盘将吸附并固定的输液软袋送入灌装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软袋包装药液的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灌装工位包括袋接收工位、灌装封口工位和袋输出工位,袋接收工位接收制袋工位送入的输液软袋,输送至灌装封口工位;配制工位配制的药液送入灌装封口工位后,经灌装药液过滤器、手动隔膜阀、质量流量计、灌装气动阀、灌装头灌入输液软袋,其中质量流量计对药液进行计量并通过高速电磁阀控制灌装气动阀开合达到设定的灌装量,在灌装完成后,灌装封口工位对输液软袋抽取真空排出输液软袋内剩余的气体,并冲入一定量的保护气体以保护药液,所述保护气体的含量仅为能密封药液表面即可;灌装结束后,立即由封口模具对输液软袋进行热合焊接封口,之后将灌装封口的输液软袋输送至袋输出工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软袋包装药液的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袋输出工位使用机械夹手夹持灌装封口后的输液软袋的袋体,送入输出机构,由输出机构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软袋包装药液的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的接口,从与袋体接触的一端至另一端顺序包括接口焊接端面、隔液膜片、丁基胶塞、接口保护膜片,且它们一体设置成所述接口,所述接口焊接端面用于与袋体焊接,所述隔液膜片用于与隔离药液,所述丁基胶塞用于密封,所述接口保护膜片用于保护及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液软袋包装药液的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口为两个以上时,至少一个为输液口管,至少一个为加药口,且加药口与输液口管不占用同一个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输液软袋包装药液的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印刷工位、接口预焊接工位、袋体轮廓焊接工位、接口焊接工位以及灌装封口工位的封口模具都由温控系统控制的加热系统加热,使其保持在设定的温度,以保证质量;同时所述设定的温度均可根据需要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液软袋包装药液的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印刷工位、接口预焊接工位、袋体轮廓焊接工位、接口焊接工位、灌装封口工位安装有报警系统,在实际温度超过设定的温度值时发出报警信号并停止工作,以保证质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液软袋包装药液的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膜工位安装有报警系统,在膜材即将使用完时会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及时更换膜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液软袋包装药液的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印刷工位还安装有热转印膜的报警系统,在无尘热转印膜即将使用完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及时更换无尘热转印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液软袋包装药液的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膜工位、袋体印刷工位、接口供给工位、接口预焊接工位、袋体轮廓焊接工位、接口焊接工位、袋体整型废边剔除工位、袋体转移工位、袋接收工位、灌装封口工位和袋输出工位均循环工作,完成该工位的上组工作后,立即复位进行下组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10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
- 下一篇:电力供应装置、方法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