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的车辆信息系统、汽车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44110.5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0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T·施奈德;R·鲍尔;A·韦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车辆 信息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配备有至少两个驱动装置(21、22)的汽车的车辆信息系统,
具有至少两个车辆控制设备(2、3),其分别分配给一个驱动装置(21、22),其中,各个车辆控制设备(2、3)具有:
至少两个距离测量设备,其设计用于测取汽车(20)使用各个驱动装置(21、22)行驶完成的距离;
瞬时能耗测定设备,其设计用于测取各个驱动装置(21、22)的瞬时能耗;
输出设备(17),其设计用于输出测取到的距离和测取到的瞬时能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个距离测量设备(4、5、6、7、12)分别具有复位设备(10、11),借助它可以复位距离测量设备(4、5、6、7、12)的计数器读数。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车辆控制设备(2、3)具有其他距离测量设备(4、5、6、7、12),其中,其他距离测量设备(4、5、6、7、12)设计用于测取汽车(20)使用各个驱动装置(21、22)行驶完成的距离并在汽车(20)预定的停车时间后使之自动复位。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辆控制设备(2、3)具有计算设备(18),其设计用于由各个车辆控制设备(2、3)所配属的驱动装置(21、22)的瞬时能耗数据计算出所配属的驱动装置(21、22)的平均能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车辆控制设备(2、3)具有通讯接口(13、14),其中,该车辆控制设备(2、3)设计用于,通过所述通讯接口(13、14)与至少一个其他的车辆控制设备(2、3)交换有关使用各个驱动装置(21、22)行驶完成的距离的数据,并借助于所述计算设备(18)计算出汽车(20)行驶完成的总共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车辆控制设备(2、3)设计用于,通过通讯接口(13、14)接收有关汽车(20)瞬时状态的数据,其中,所述距离测量设备(4、5、6、7、12)和/或瞬时能耗测量设备(8、9)此外设计用于基于有关汽车(20)瞬时状态的数据估算距离或瞬时能耗。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接口(13、14)设计为CAN接口和/或FlexRay接口和/或光纤接口和/或无线电接口。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设计有用户接口(15),其具有至少一个输入接口(16),其设计用于询问各个驱动装置(21、22)分别使用的燃料的实时价格,其中,车辆控制设备(2、3)设计用于计算出使用至少两个驱动装置(21、22)行驶完成路程相对于仅使用一个驱动装置(21、22)行驶完成路程所消耗的燃料的差价以及通过用户接口(15)的输入设备(17)为使用者显示出计算出的差价。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辆控制设备(2、3)设计为可编程控制的设备,特别是微处理器和/或可编程的逻辑组件和/或计算机程序模块。
10.一种汽车,具有至少两个驱动装置;以及
具有依据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信息系统(1)。
11.一种尤其借助于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信息系统(1)计算信息的方法,步骤如下:
使用至少两个车辆控制设备(2、3)测取(S1)汽车(20)行驶完成的距离,其中,各个车辆控制设备(2、3)分别测取使用分配给各个车辆控制设备(2、3)的驱动装置(21、22)所行驶完成的距离;
通过各个车辆控制设备(2、3)分别测取(S2)分配给各个车辆控制设备(2、3)的驱动装置(21、22)的瞬时能耗;
通过输出设备(17)输出(S3)测取到的距离和测取到的瞬时能耗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取到汽车(20)使用分配给各个车辆控制设备(2、3)的驱动装置(21、22)行驶完成的其他距离并在汽车(20)预定的停车时间过后将该测取到的其他距离自动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41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