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的车辆信息系统、汽车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44110.5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0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T·施奈德;R·鲍尔;A·韦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车辆 信息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具有至少两个驱动装置的汽车的车辆信息系统。本发明还涉及车辆及提供信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汽车的发展过程中,提高效率和降低汽车的燃料消耗是汽车工程师最重要的研发目标之一。优化汽车燃料消耗的可能性在于在一辆汽车中整合不同的传动型式。在此也指的是所谓的混合动力汽车。在此可以例如是将传统的汽油或柴油驱动装置与燃气驱动装置结合。但也可能例如将汽油或柴油驱动装置与基于燃料电池或电池的电动驱动装置结合。
此外,对于一般的汽车驾驶者来说,他需要在行驶过程中或行驶后了解每次行驶完的里程和例如汽车的燃料消耗。因此现代化的汽车大多具有可为驾驶者显示此类信息的车载计算机。
如果汽车具有两个驱动装置,那么当前只是为驾驶者显示他通过驾驶汽车一共行驶完成多少里程或汽车的燃料消耗总共有多少,而这与通过使用汽车的哪个驱动装置行驶完哪段路程无关。现在还不能分别显示通过各个驱动装置行驶的距离或各个驱动装置的能耗。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更好地为汽车驾驶者提供信息的可能性。
依据本发明,该技术问题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控制设备、具有权利要求10所述特征的汽车和/或具有权利要求11所述特征的方法得以解决。
因此按照本发明规定:
用于配备有至少两个驱动装置的汽车的车辆信息系统,具有至少两个车辆控制设备,其分别分配给一个驱动装置,其中,各个车辆控制设备具有至少两个距离测量设备、瞬时能耗测定设备和输出设备,其中,距离测量设备设计用于测取汽车通过各个驱动装置行驶完成的距离,瞬时能耗测定设备设计用于测取各个驱动装置的瞬时能耗,而输出设备设计用于输出测取到的距离和测取到的瞬时能耗。
汽车,具有至少两个驱动装置和一个依据本发明的车辆信息系统。
借助于依据本发明的车辆信息系统提供信息的方法,步骤为:通过至少两个车辆控制设备测取到汽车行驶完成的距离,其中,各个车辆控制设备测取到使用一个分配给各个车辆控制设备的驱动装置行驶完成的距离,通过车辆控制设备测取到分配给各个车辆控制设备的驱动装置的瞬时能耗以及借助于输出设备输出测取到的距离和测取到的瞬时能耗。
本发明的基本认识是通过各个车载计算机测取到的信息不是令驾驶者满意的信息,特别当车辆通过两个驱动装置驱动时。
因此本发明的基本理念现在是考虑到这一认识和在具有至少两个驱动装置的汽车中为其中各个驱动装置通过单独的车辆控制设备设计一个单独的数据测取方式。尤其通过针对各个驱动装置的各个控制设备分别测取到关于使用各个驱动装置行驶完成的距离的数据。因此驾驶者得到例如公里数,即该驾驶者例如在两次加油过程之间使用各个驱动装置行驶完的公里数。依据本发明的设备由于其提供的针对各个驱动装置对能耗和行驶完成的路程的相关信息的多样化而显著提高其舒适度和信息的增益。
从属权利要求以及对于附图的描述给出有利的实施方式和改进方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距离测量设备分别具有一个复位设备,借助于该复位设备可以复位所述距离测量设备的计数器读数。由此可能测取个别的距离以及通过距离测量设备的简单复位而随时开始新的距离测量。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车辆控制设备具有其他距离测量设备,其中,其他距离测量设备设计用于测取汽车使用各个驱动装置行驶完成的距离并在汽车预定的停车时间后自动复位。因此如果驾驶者例如在行驶前忘记将其他距离测量设备中的一个或两个复位,则能够在行驶过程中测取行驶完成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车辆控制设备具有计算设备,其设计用于由测量到的关于分配给各个车辆控制设备的驱动装置的瞬时能耗数据计算出分配给各个车辆控制设备的驱动装置的平均能耗。在此,车辆控制设备可以通过将各个驱动装置的瞬时能耗相加或求积分和除以测取到的值的数的方式例如持续地计算各个瞬时能耗值的平均值。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车辆控制设备可以仅使用几个瞬时能耗值进行持续的平均值计算,例如二分之一、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等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41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