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面碟刹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4568.0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3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小红 |
主分类号: | B62L1/02 | 分类号: | B62L1/02;F16D65/14;F16D65/42;F16D121/14;F16D12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 ||
1.一种双面碟刹,包括双臂拉杆(1)、大钳体(7)、小钳体(2)、左顶杆(3a)、右顶杆(3)、左卡簧(8a)、右卡簧(8)、密封圈(11)、左顶杆盖(2a)、左补偿螺丝(9a)和右补偿螺丝(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臂拉杆(1)有左右两臂,左右两臂在自然状态下向外张开呈非平行状态,双臂拉杆(1)具备复位弹性;双臂拉杆(1)的左臂与大钳体(7)之间,右臂与小钳体(2)之间有0.2mm至4.5mm的间隙,这间隙随着双臂拉杆(1)的工作转动角度增大而相应减小,原始不受力状态下这间隙是最大的;所述的右顶杆(3)和所述的小钳体(2)组成右边的珠盘驱动结构,所述的左顶杆(3a)和左顶杆盖(2a)组成左边的珠盘驱动结构;所述的左补偿螺丝(9a)和右补偿螺丝(9)用于调节左右摩擦片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臂拉杆(1)的顶部有一安装拉线的通孔或者螺丝孔(10),双臂拉杆(1)和大钳体(7)之间可安装扭簧或拉簧达到复位作用,双臂拉杆(1)左右臂可粘贴、包裹或者镶扣塑料、尼龙、橡胶或者金属制成的造型块以美化外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钳体(2)的中间有一通孔,环绕通孔的内侧周围分布2至4个倾斜的螺旋凹槽,小钳体(2)的边角上有用于和大钳体(7)固定的通孔或螺丝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顶杆(3a)和右顶杆(3)除了倾斜的螺旋凹槽的倾斜方向是相反的之外,其余的造型与结构是一样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顶杆(3)和左顶杆(3a)与双臂拉杆(1)的套接固定采用左卡簧(8a)右卡簧(8)卡住的方式,或者采用螺母固定,所述的右顶杆(3)与小钳体(2)之间的缝隙由密封圈(11)防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小红,未经张小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45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