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源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扫描驱动器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3756.X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5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吴为敬;张立荣;周雷;徐苗;王磊;彭俊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源 有机 电致发光 显示器 扫描 驱动器 及其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扫描驱动技术,尤其涉及有源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扫描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是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下一代显示技术。AMOLED显示屏上的外围集成驱动电路包括数据驱动芯片和行驱动芯片,传统的AMOLED驱动电路需要专门的驱动芯片,通过COG工艺,将芯片压在玻璃基板上驱动像素电路。Arokia Nathan等人提出了氢化非晶硅TFT电路可集成在玻璃和塑料上驱动OLED,大大降低显示屏的制作成本,并分析了OLED阵列像素等效模型与寄生参数,验证电路的可行性,开创了TFT集成在玻璃背板上的先河。薄膜晶体管制作的行集成驱动电路代替专门的行驱动芯片,也成为背板TFT技术近年来研究热点,其优点在于:首先,TFT行集成驱动电路与像素电路制作在同一阵列,合理的布局可以避免走线长度不一而导致阵列不同的延时,影响显示效果;其次,可以节约基板面积,减少工艺步骤,降低成本,应用在小尺寸显示屏,可以实现窄边框,符合人们审美需求。
玻璃基板上制作的薄膜晶体管,传输类型单一,全N型或者是全P型管,采用单一传输类型的管构成传统结构的逻辑电路,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问题,如单管构成的非门,或非门等,输出信号不能实现全摆幅;该类非门和或非门工作时,二极管接法的TFT是常开的,会引起额外功耗;采用非门,或非门等电路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器件的沟道电阻比,输出信号取决于沟道电阻的比值等一些问题,因此设计行扫描驱动电路时,有必要避免采用传统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可以使电路更加稳定工作、信号全摆幅输出的有源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扫描驱动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扫描驱动器的驱动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有源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扫描驱动器,包括第一级扫描驱动电路、第二级扫描驱动电路、第三级扫描驱动电路以及第四级扫描驱动电路,每级扫描驱动电路包含一个输入端VIN,三个时序信号输入端,两个输出端和三个电源端,所述两个输出端分别为第一输出端COUT和第二输出端OUT,所述三个电源端分别为第一电源端VDD、第二电源端VSS、和第三电源端VSSL,所述第一级扫描驱动电路的输入信号由外围提供,此后每一级单元电路的输出信号COUT(N)为下一级单元电路的输入信号VIN(N+1),输出信号OUT(N)为第N行像素阵列的扫描信号。
优选的,第一级扫描驱动电路的三个时序信号输入端分别按顺序接第一时序控制线、第二时序控制线和第三时序控制线;三个时序控制线构成流水线形式的驱动模式,第一时序控制线最先跳变成高电平,维持一个脉冲时间;到下一个脉冲时间来到,第一时序控制线跳变成低电平,第二时序控制线跳变成高电平,维持一个脉冲时间;第三个脉冲到来,第二时序控制线跳变成低电平,第三时序控制线跳变成高电平,维持一个脉冲时间;下个脉冲时间,回到时序控制线1跳变成高电平,一根信号的周期为三个脉冲时间。
优选的,第一级扫描驱动电路在第三时序控制线跳变成高电平时产生的输出信号COUT(1),为第二级扫描驱动电路的输入信号VIN(2),所述第二级扫描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接时序控制线的顺序为:3、1、2;第三级扫描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接时序控制线的顺序为:2、3、1;第四级扫描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接时序控制线的顺序为:1、2、3。
优选的,每级扫描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十二晶体管,第一晶体管源极接第二晶体管的漏极和第十一晶体管的源极,栅极接第二根时钟控制线,漏极接上一级扫描驱动电路的输出信号,即为该级的输入信号线;第二晶体管栅极接第二根时钟控制线,源极接第三晶体管的漏极、第七晶晶体管和第九晶体管的栅极,以及第一存储电容C1的一端;第三晶体管源极接第一负电源线,栅极接第四晶体管源极、第五晶体管的漏极、第八晶体管和第十晶体管的栅极,以及第二存储电容C2的一端;第四晶体管的漏极接正电源线,栅极接第一根时序控制线;第五晶体管栅极接该级的输入信号,源极接第六晶体管的漏极和第十二晶体管的源极;第六晶体管的源极接第二负电源线,栅极接该级的输入信号线;第七晶体管的漏极接第三根时序控制线,源极接第八晶体管的漏极、第十一晶体管和第十二晶体管的栅极以及第一存储电容C1的另一端;第八晶体管的源极接第二负电源线。
优选的,所述第七晶体管和第八晶体管构成行扫描驱动电路的一个输出级电路,为下一级提供输入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37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