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驱动方法及其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6499.5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5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韩珍珍;邱勇;黄秀颀;高孝裕;胡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涵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发光二极管 像素 电路 驱动 方法 及其 显示 面板 | ||
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第一薄膜晶体管及电流转换模块,其中:
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其阳极连接至背板电源,阴极连接所述电流转换模块;
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其栅极连接至行扫描电压信号,源极连接至数据电压信号,漏极连接所述电流转换模块;
所述电流转换模块,其连接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及发光控制信号,用于将外加电压转换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转换模块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及第五薄膜晶体管及第一电容器,其中:
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其栅极连接至行扫描信号,源极连接至一第一节点,漏极分别与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
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其栅极连接至发光控制信号,第二极连接至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第一极分别与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和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
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其栅极在一第一节点处分别与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源极在一第二节点处分别与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和第五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漏极分别与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和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其栅极连接至发光控制信号,第一极与接地极连接,第二极连接至一第二节点;
所述第一电容器,其第一端在第一节点处分别与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二端连接至接地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转换模块还包括一第二电容器,其第一端连接至行扫描电压信号,第二端和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容器为存储电容器,其电容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电容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容器的电容值设定为所述的第二电容器的电容值的10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为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及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均为开关薄膜晶体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薄膜晶体管为一个N型薄膜晶体管,所述的开关薄膜晶体管为一个或多个N型薄膜晶体管。
8.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形成在一阵列背板上,所述的阵列背板上设置有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电源线及驱动芯片,所述的多条数据线和扫描线用于限定所述像素电路,所述驱动芯片用于给数据线、扫描线和发光控制线提供时序信号,并为电源线提供电源信号。
9.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通过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的像素电路实现的,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 1:分别施加一高电平至行扫描信号和发光控制信号;
步骤S2:施加一低电平至发光控制信号,同时施加一高电平至行扫描电压信号;
步骤S3:施加一低电平至行扫描控制信号,同时施加一高电平至发光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64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