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灯检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7961.3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4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宫伟涛;张清洁;王学亮;王树新;赵小利;张东迪;马玉;谢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0 | 分类号: | G01N21/90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孙爱华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灯检机 | ||
技术领域
自动灯检机,属于制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分析待检测瓶中液态药品是否合格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医药机械设备领域中,灯检机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计算机对图像进行比较原理,对已包装药瓶质量进行自动化智能检测的专用设备。计算机分析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对成品药瓶的质量进行判断,并对不合格药瓶进行剔除。
现有的灯检机为便于调整支撑架高度以适应不同规格的被检测瓶体,支撑架与转盘分别连在不同的中心轴上,而灯检机要求支撑架与转盘必须同步旋转,这样就很难保证自动灯检机的正常工作,同时为调整支撑架高度,支撑架需要通过丝杆连接到顶部的支撑板,这样对设备安放空间要求大,而且运输不方便。
CN102661954A公布了一种自动灯检机,电机通过齿轮直接驱动转盘转动,电机同时通过中转机构驱动中心轴转动,中心轴进一步带动支撑架转动,这种灯检机满足了支撑架与转盘同步旋转的要求,但结构复杂,中转机构增加了制造成本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此外,目前灯检机所采用的同步跟踪图像采集机构图像采集部件多设置在转盘外侧,高速转动时转动惯性大,造成图像采集部件稳定性较差,不利于精确采集图像信息;待检瓶支承座固定在支撑杆之间,在对待检测瓶进行拍照时容易拍到支撑杆,影响生产效率,从而加大了生产成本。
现有的灯检机转盘以及各拨轮的驱动装置都是相对独立的,每个拨轮都需要由自己的驱动电机驱动,成本非常高,而且在安装调试或检修过程中,调整转盘以及各拨轮转动同步性非常困难,对电机的要求非常高,能耗也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支撑架与转盘同步旋转、结构简单的自动灯检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自动灯检机,包括机架、载瓶转笼、与载瓶转笼同轴设置的同步跟踪图像采集机构、设置在载瓶转笼的进瓶位一侧的进瓶拨轮、设置在载瓶转笼的出瓶位一侧的出瓶拨轮、分类机构以及同步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瓶转笼包括用于安装压杆的支撑架和用于承载待检瓶的转盘,支撑架通过中心轴安装在机架上,中心轴与同步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支撑架周圈为圆环状,支撑架通过均布在圆周上的支撑杆带动转盘同步转动。
所述同步跟踪图像采集机构包括同步跟踪组件以及安装在同步跟踪组件上的灯光组件和拍摄装置,所述同步跟踪组件包括固定在转盘内侧的拍摄支架、固定在转盘外侧的灯光支架,以及将拍摄支架和灯光支架连接为一体的回转连接件,回转连接件通过轴套连接件套装在中心轴上,使同步跟踪组件可围绕中心轴相对转动,所述拍摄支架以中心为起点放射状分布有2~6个用于安装拍摄装置的固定台,所述拍摄装置安装在固定台上,灯光组件与拍摄装置相对设置的安装在灯光支架上;所述固定台处于相邻两支撑杆之间。
所述的灯光组件包括背光板和/或成套设置的底光源和侧光源;所述拍摄装置为并排安装在固定台上的多个摄像头;相邻两支撑杆之间的转盘上设置的待检瓶支承座的数量为摄像头数量的整数倍。
优选的,所述固定台上并排安装有3个摄像头;相邻两支撑杆之间的转盘上对应设置有3个、6个或9个待检瓶支承座。
优选的,所述转盘直径为1000~1400cm。
所述同步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中心轴下端的主动轮、驱动出瓶拨轮转动的出瓶带轮,驱动进瓶拨轮转动的进瓶带轮以及驱动分类拨轮转动的分类带轮,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电机输出轴连接带动支撑架匀速旋转,所述主动轮通过同步带和惰轮同时带动出瓶带轮、进瓶带轮和分类带轮转动。
所述主动轮与分类带轮同向转动,主动轮与出瓶带轮和进瓶带轮逆向转动,所述惰轮包括设置在进瓶带轮一侧的进瓶惰轮和设置在出瓶带轮一侧的出瓶惰轮。
所述中心轴下端设有滑环。
所述分类机构包括分类拨轮、至少两条设置在分类拨轮一侧的分类出瓶轨道以及与分类出瓶轨道位置相适应的分类凸轮,分类拨轮圆周上均布有与瓶径相吻合的拨瓶凹槽,分类凸轮与设置在每个拨瓶凹槽后方的推瓶组件相配合,拨动推瓶组件将拨瓶凹槽内的待检瓶送入相应的分类出瓶轨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79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