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截短的甘露聚糖酶的设计与制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2588.0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4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邬敏辰;唐存多;陈忠法;李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56 | 分类号: | C12N15/56;C12N9/42;C12N15/81;C12N1/19;C12R1/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露 聚糖 设计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和蛋白质表达领域,尤其涉及截短的Aus Man5A(dAus Man5A)的设计和表达,以及该酶的性质和应用的研究。
背景技术
β-甘露聚糖酶(β-1,4-D-mannan mannohydrolase,EC 3.2.1.78)是一种能从均一甘露聚糖和异甘露聚糖主链的内部降解β-1,4-甘露糖苷键的水解酶,属于半纤维素酶类,其广泛地存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中。它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造纸、印染和石油工业等领域。在食品和医药领域,β-甘露聚糖酶作用于甘露聚糖后可以产生功能性低聚糖,这种低聚糖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体血糖和胆固醇水平且有利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益生菌群的生长,进而调节人和动物的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在饲料工业中,它作为饲料添加剂能有效降解植物细胞壁中的甘露聚糖成分,消除抗营养因子,提高能量利用率、改善饲料转化率。在造纸工业中,β-甘露聚糖酶和β-木聚糖酶等半纤维素降解酶类协同使用,处理纸浆,能明显改善纸质。将β-甘露聚糖酶运用纺织印染的漂白工艺中,能有效地去除产品上粘附的多余染料,更可以减少氯和碱的用量以及它们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已报道的能产β-甘露聚糖酶的微生物主要来自于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例如细菌中的枯草芽孢杆菌,真菌中的曲霉、木霉、青霉、酵母,以及放线菌中的链霉菌等。目前,关于第5家族β-甘露聚糖酶的报道较多,它们的最适pH值为3.0~7.5,最适温度在45~92℃。
近年来,随着对自然界中半纤维素资源的开发、饲粮中甘露聚糖抗营养因子的消除以及甘露寡糖生理功能的发现,β-甘露聚糖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对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和开发进入一个新高潮。但就国内外相关文献或专利报道来看,微生物β-甘露聚糖酶发酵酶活性普遍不高,导致了生产成本很高,从而阻碍了该酶在众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另外为了提高β-甘露聚糖酶的发酵产率和酶活性,早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产酶菌种的筛选、诱变、产酶诱导,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酶水解底物方式及应用等方面。进入90年代,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研究工作逐步转向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以及酶活性位点的研究等方面。目前,虽已有一些有关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的文献和专利报道,但有关基于理性设计的甘露聚糖酶的分子改造,尤其是关于截短基因设计和表达的研究鲜有报道。据报道,蛋白质N端和C端的无序残基对蛋白的结构或功能的影响是难以捉摸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催化效率高的dAus Man5A截短酶分子的设计与构建的方法,对原有的Aus Man5A进行了分子改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原有Aus Man5A的N端和C端分别截掉3个无序残基,构建出dAus Man5A截短酶,截短酶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相应地基因命名为dAus man5A。
携带有Aus Man5A基因的重组质粒pUCm-T-man5A有由江南大学构建和保藏(专利申请号:201010550927.4)。
所述的截短酶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
所述的截短酶的活性测定方法:
于25mL具塞试管A和B中,各加入用pH 4.8、乙酸-乙酸钠缓冲液配制的质量浓度为0.5%的角豆胶溶液2.4mL,50℃预热10min,在A管中加入0.1mL适当稀释的酶液,50℃准确反应10min;立即各加入2.5mL 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在B管中再补加0.1mL酶液,A和B管均煮沸7min;冷却后各加去离子水5mL,摇匀;540nm处以B管为空白对照测定A管吸光度值,并从甘露糖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还原糖(以甘露糖计)含量并折算成酶活性单位。酶活性单位定义:在本测定条件下,以每分钟产生1μmol还原糖所需的酶量定义为1个β-甘露聚糖酶活性单位(IU)。
所述的截短酶基因的构建和表达的方法:
(1)截短残基的选定:以里氏木霉β-甘露聚糖酶的三维结构(1QNR)为模板,用Modeller9.9软件模拟出Aus Man5A的三维结构。利用Discovery Studio 3.0Client和PyMOL软件对模拟出的三维结构进行分析,确定末端的无序残基。
(2)截短酶dAus Man5A基因的合成:基于上面设计的截短酶基因序列,采用PCR技术将Aus Man5A的基因序列5′和3′端分别去掉9个碱基。PCR涉及到的两对引物分别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25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