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用油改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5706.3 | 申请日: | 2012-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5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吕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艳 |
主分类号: | A23D9/04 | 分类号: | A23D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油 改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植物油化学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油改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国外将酯交换反应用于油脂加工中,早有先例,美国较早利用酯交换反应进行猪油改性。虽然以后,在原料及使用范围有所扩大,但都是基于利用固体油或半固体油为反应对象,由于所用原料和催化剂价格及产量所限也限制了工业大量生产,只能用于食品加工方面,很难成为广大居民日常膳食必须品。此外迄今为止,同时选用两个反应,来置换和重排芥酸甘油酯,尤其以菜籽油与谷糠油相配合进行酯交换,国内外均未见报导。根据目前世界油脂工业动态,各种液态植物油产量可观,尤其中国的菜籽油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在食用油品中约占47%左右。但菜籽油存在几个难以克服的缺点:
(1)菜籽油中芥酸含量高达50%左右;
(2)菜籽油的营养成份较其他植物油差,其中人体所必须的成份亚油酸含量偏低,仅有1—14%,而亚麻酸含量偏高,可高达9—11%,使该油难以储藏,又因该油的特殊气味,也影响居民食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情况,克服菜籽油或其他动植物油品存在的不足,进行油脂重整,在原料的配合及配比上,及加工的流程中进行科学的控制,在改良食用油品方面,得到了新的进展。
本发明提供的食用油改良的方法,以植物油或动物油为原料,用酯交换反应利用谷糠油自催化作用与所述2-3种植物油或动物油相配合进行油脂重整,控制投料比,保留维生素A、B、C、E、和谷维素;所述控制投料比,是以饱和脂肪酸:油酸:多烯酸=1:2:1为依据计算投料配比,通过油脂重整达到成品油中油酸和多烯酸含量均达到35±2%之内;所述谷糠油自催化作用是利用该油中存在的单甘油酯或二甘油酯作为反应催化剂进行油脂重整,使成品油中芥酸含量在10%以下;所述保留维生素A、B、C、E、和谷维素是通过控制游离脂肪酸,在1 -2%范围内,使成品油中谷维素含量在5000 mg/kg以上,维生素A含量在100 mg/kg以上,维生素B含量在120 mg/kg以上,维生素C含量在200 mg/kg以上,维生素E含量在500 mg/kg以上;所述植物油可为谷糠油,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向日葵油或茶油,所述动物油可以是猪油,牛油或羊油。
本发明提供的食用油改良的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同时选用置换和重排两个反应,进行油脂重整,不仅提高了食用油的营养价值,也改善了食用油的生理作用,长期食用该油可调节生理功能;经几家医疗部门临床试验,不仅对高血压.高血脂有明显疗效,而对心血管病和皮肤病也有积极效果;由于较多地保留了维生素A、B、C、E、和谷维素,使成品油中还含有多种天然抗氧化剂,提高了该油的热稳定性,不仅在油炸食品中,不易产生致癌物质,亦可节省油耗,且多次反复使用不易变黑;该食用油还可作凉拌油及色拉油,起酥油等,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多种用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的食用油改良的方法,以植物油或动物油为原料,用酯交换反应利用谷糠油自催化作用与所述2-3种植物油或动物油相配合进行油脂重整,控制投料比,保留维生素A、B、C、E、和谷维素;所述控制投料比,是以饱和脂肪酸:油酸:多烯酸=1:2:1为依据计算投料配比,通过油脂重整达到成品油中油酸和多烯酸含量均达到35±2%之内;所述谷糠油自催化作用是利用该油中存在的单甘油酯或二甘油酯作为反应催化剂进行油脂重整,使成品油中芥酸含量在10%以下;所述保留维生素A、B、C、E、和谷维素是通过控制游离脂肪酸,在1 -2%范围内,使成品油中谷维素含量在5000 mg/kg以上,维生素A含量在100 mg/kg以上,维生素B含量在120 mg/kg以上,维生素C含量在200 mg/kg以上,维生素E含量在500 mg/kg以上;所述植物油可为谷糠油,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向日葵油或茶油,所述动物油可以是猪油,牛油或羊油。
实例1
取100克菜籽油,70克脱胶,脱蜡的谷糠油,投入带搅拌器的三口瓶内,其容量为350毫升,在氮气下升温反应4小时,开始恩氏粘度为7.8(50℃),终点为2.8,再经脱酸、脱色、脱臭,制得120克产品油。
实例2
在1500立升搪瓷反应釜内,投入500斤菜籽油,和400斤谷糠油,搅拌速度为70-80转/分,真空度为740m/mHg柱,升温反应2小时,经脱酸,脱色,脱臭,制得成品油为950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艳,未经吕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57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