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高合金废钢的装入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7743.8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8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伟;狄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C21C5/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合金 废钢 装入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转炉高合金废钢的装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根据钢种和转炉目标出钢量,计算须加入转炉内的废钢目标总量,所述废钢目标总量由主原料计算模型计算得到,
(2)判断所述钢种有无高合金含量要求,
如无,转入普通废钢的配比计算及投入,
如有,进入下述步骤(3),进行废钢目标总量中的高合金废钢加入量计算并投入,
(3)进行废钢目标总量中的高合金废钢加入量计算并反馈,判断所述钢种的废钢目标总量中的高合金废钢加入量是否符合合金元素含量要求,
(4)如符合合金元素含量要求,转入普通废钢的配比计算及投入,
如不符合合金元素含量要求,则再进行普通合金加入量计算及投入,直至符合要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转炉高合金废钢的装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对所述废钢目标总量中的高合金废钢加入量进行控制,所述高合金废钢加入量占废钢目标总量的比重不超过50%,
所述高合金废钢是指含有一定量的Cu、Ni、Cr、Mo或W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在转炉冶炼中合金元素不易氧化的特殊废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转炉高合金废钢的装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合金废钢含有一定量的Cu、Ni、Mo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Cu、Ni、Mo之任一种的含量在0.2%-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转炉高合金废钢的装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合金废钢的Cu、Ni或Mo之任一种的含量大于0.2%,一种以上的总含量在0.2%-10%。
5.如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所述一种转炉高合金废钢的装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合金废钢为含铜废钢、铜铬钼废钢、新铜镍废钢、铜镍铬废钢、新铜镍铬钼废钢、含钼废钢、含镍废钢、镍铬钼废钢。
6.如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所述一种转炉高合金废钢的装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高合金废钢加入量的计算如下:
针对目标钢种中仅是选自Mo、Cu或Ni之任一种合金含量要求时的单合金含量高合金废钢加入量计算方案:
WTscrap_mo=[(WTsteel×TGmo)÷SCmo]÷RTscrap
WTscrap_ni=[(WTsteel×TGni)÷SCni]÷RTscrap
WTscrap_cu=[(WTsteel×TGcu)÷SCcu]÷RTscrap
其中,WTscrap_mo为“含Mo废钢加入量”,
WTscrap_cu为“含Cu废钢加入量”,
WTscrap_ni为“含Ni废钢加入量”,
WTsteel为“目标出钢量”,
RTscrap为“废钢含铁率”,
TGmo为“钢种目标Mo含量”,
SCmo为“废钢Mo含量”,
TGmo为“钢种目标Cu含量”,
SCcu为“废钢Cu含量”,
TGni为“钢种目标Ni含量”,
SCni为“废钢Ni含量”。
7.如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所述一种转炉高合金废钢的装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WTscrap_mo、WTscrap_ni及WTscrap_cu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加入量大于WTscrap*0.5时,则取WTscrap_mo、WTscrap_ni及WTscrap_cu一种或一种以上加入量的值为WTscrap*0.5。
8.如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所述一种转炉高合金废钢的装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加入高合金废钢之后,在所述废钢目标总量中加入轻废钢时轻废钢加入 量WTscrap_ot的计算为:
加入含Mo高合金废钢后,
WTscrap_ot=WTscrap-WTscrap_mo
加入含Ni高合金废钢后,
WTscrap_ot=WTscrap-WTscrap_ni
加入含Cu高合金废钢后,
WTscrap_ot=WTscrap-WTscrap_c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774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