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型中密度重组竹板材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0855.9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9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星 |
主分类号: | B27N1/00 | 分类号: | B27N1/00;B27N3/08;B27N3/02;B27N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韶***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型中 密度 重组 竹板 制造 方法 | ||
1.薄型中密度重组竹板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如下:将剔除竹青的竹篾通过机械加工成纤维初步分离,其宽度在15mm以下且厚度在4mm以下的细竹束篾,细竹束篾在碳化后不经干燥即平铺在钢网托盘上,并将若干个钢网托盘及其上的细竹束篾组合成一落,再将其吊装到挤水、浸胶与挤胶的挤压装置内,对细竹束篾顺序进行挤压脱水、浸胶和挤胶操作,然后将其钢网托盘及其上的浸胶细竹束篾吊运到隧道式干燥窑的平车上进行多层平行架空堆码,并推进到窑内在70~90℃温度条件下干燥;使其含水率到达8~10%;干燥后的细竹束篾在多功能下垫板上铺装成板坯,再在热——冷两步法胶合生产线上,采用热——冷两步法胶合工艺压制成薄型中密度重组竹板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薄型中密度重组竹板材的制造方法中的钢网托盘,其特征是由角钢焊接的边框与钢丝网的底板组成;钢网托盘及其上的细竹束篾形成一体,不仅在板坯铺装之前的工序间进行运输与堆码,而且在挤水、浸胶与挤胶工序和干燥工序中均作为一个整体工件进行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薄型中密度重组竹板材的制造方法中的将其吊装到挤水、浸胶与挤胶的挤压装置内,对细竹束篾顺序进行挤压脱水,挤胶与挤胶操作,其挤压装置的特征是由挤压容器,挤压用油缸及液压系统,斜面底板、斜面压板与胶液输送装置组成;钢网托盘及其上的细竹束篾在挤压装置内的位置关系(纵向)如图1所示;对细竹束篾顺序进行挤压脱水,浸胶与挤胶操作的特征是:挤压脱水是在40~80kgf/cm2的压力下,并保持压力3~5min,使细竹束篾碳化时吸收的水分挤压出来,并使其流入到储水罐,然后将浓度为30~38%的水溶性酚醛树脂胶,用胶泵从储胶罐内抽提到挤压装置内,浸胶5~8min,此后使胶液回流到储胶罐内,再对浸胶细竹束篾施加40~80kgf/cm2的压力,并保持压力5~8min,挤出的胶液也回流到储胶罐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薄型中密度重组竹板材的制造方法中的在多功能下垫板上铺装成板坯,其特征是先平铺底层纸1张,再在其上顺纹平铺称量后的细竹束篾,再平铺底层纸1张,最后放置孔槽上衬板1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星,未经赵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08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光敏电阻的光控灯
- 下一篇:内置电力载波模块的路灯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