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2095.5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4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旭光;张鑫鑫;罗飞;杜智勇;陈林;梁岂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1/12 | 分类号: | H02P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电机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基于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电机控制系统中,将逆变器和电动机(以下简称“电机”)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合成电压空间矢量,建立起逆变器功率器件的开关状态,并依据电机定子磁链矢量和定子电压之间的关系,达到控制电机定子磁链矢量幅值恒定、顶点沿圆形轨迹运动的目的,从而形成电机定子旋转磁场。旋转磁场逼近圆形的程度取决于逆变器输出的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波周期(即载波周期)Tpwm的大小。Tpwm越小,则旋转磁场越逼近圆形,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交流侧,下同)越接近理想正弦波。
然而,如果载波频率过低,则旋转磁场无法很好的逼近圆形,进而造成电流波形畸变,甚至逆变器无法正常发挥功能;如果载波频率过高,则死区时间占据Tpwm的比例明显增大,同样会造成输出电流波形畸变。另外,在实际应用中,载波频率往往是固定不变的。那么对于不同转速的工况,可能存在载波频率与之不匹配的现象,从而加剧电流波形畸变,并引发其他负面效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者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 择。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既能减弱电流波形畸变,又能降低开关损耗,且占用CPU时间合理的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机的当前转速;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转速频率参考曲线;以及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机的当前转速和所述转速频率参考曲线获得所述电机的目标载波频率,并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频率对输入所述电机的信号的载波进行调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方式,通过匹配标定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载波频率,实现载波频率的可变控制,一方面避免了全速工况下单一载波频率带来的额外开关损耗及软件消耗,从而降低了开关损耗及开关器件温度;另一方面减弱载波频率过低或者过高引起的电流波形畸变。另外,载波周期的合理匹配使得载波周期中断合理分配对CPU时间的占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装置的控制模块的结构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装置的控制模块 的结构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装置的10KHZ载波频率时的电流波形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装置的15KHZ载波频率时的电流波形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装置的载波频率过低时的电流波形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装置的载波频率适中时的电流波形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装置的转速—载波频率离散表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装置的转速—载波频率参考曲线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装置的调动关系层次图;以及
图1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装置的各层次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20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电池中单元的热失控传播
- 下一篇:一种折流杆式换热器的折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