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型装置、成型方法及成型品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72797.3 申请日: 2012-12-25
公开(公告)号: CN103381645A 公开(公告)日: 2013-11-06
发明(设计)人: 冈本将一;大久保直幸;结城正纮 申请(专利权)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B29C45/26 分类号: B29C45/26;B29C45/27;B29C45/40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刘佳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成型 装置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使用模具进行树脂注塑成型的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以及使用该成型方法进行树脂成型而成的成型品。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利用注塑成型来成型出成型品。作为成型品,例如,可成型出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外饰的板状透过外饰成品等。

以往,在平板形状成型品的注塑成型方法中,已知有如下方法:在使模具腔内的容积扩展到成型品的体积以上的状态下,使树脂流动,在树脂流动的同时关闭模具,以使模具腔内的容积与成型品的体积相同来获得成型品。藉此,在低压状态下填充的成型品与通常的注塑成型品相比,能在变形或应变更少的状态下得到。

图14是表示现有的树脂成型方法中的模具结构的剖视图。

在图14中,树脂从直浇道51经由横浇道52流入至成型品53的成型区域,但在树脂流入的过程中,通过将上推杆54上推,就可推起上推块55,从而不仅可减小成型品53内的一部分模具腔内的容积,而且通过注塑成型便能在低压下成型出薄壁的平板形状。在此,成型品53由平面部和对该平面部进行加强的肋部构成。通过在树脂的流入中将上推杆54的肋部上推,就可将上推块55上推。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成型方法中,在从模具取出成型品时,为了使成型品从可动侧模具面即上推块55侧脱模,可在与设于被固定的模具侧的直浇道51内的树脂连接的状态下,取出树脂成型品。或者,通过将突出销从模具压出至形成有成型品的区域,从而需要在使成型品从可动侧模具侧脱模后将成型品取出。在想要通过注塑成型获得透过外饰品等成型品的情况下,当取出成型品时,若想要在与直浇道51内的树脂连接的状态下强行取出成型品,则由于在成型品与可动侧模具面即上推块55紧密接触的状态下,强行将不是成型品的直浇道内的树脂拉出,因此,会在成型品范围内与成型品范围外的树脂的边界部分附近产生应力,而在成型品中出现变形或残余应变。在成型品为液晶显示器用的透过外饰成型品的情况下,当液晶光等将透过外饰成型品透过时,存在因上述残余应力造成的多重折射而使图像看上去有两重这样的问题。此外,因残余应力造成的多重折射,而在图像上看到彩虹模样的颜色,因而存在会使透过原画面的可视性降低这样的技术问题。此外,在想要使用突出销的压出结构来使成型品从可动侧模具脱模的情况下,在使用突出销压出的部位上会残留有痕迹,因而也存在有损作为透过外饰成型品的外观品位这样的问题。

此外,在如上述现有的树脂成型方法这样,将模具局部地上推来实现树脂流入的低压化的情况下,虽然能期待该部分的低压化,但在其它部分上没有低压化的效果,此外,由于在将模具上推的部分与没有上推的部分间出现压力差,因此,因残余应力方向的不同,而使残余应变变差。因此,与上述同样地,在透过外饰成型品中使液晶光等透过的情况下,存在因由上述残余应力造成的多重折射而使图像看上去有两重、在看到彩虹模样的颜色、使图像的可视性降低这样的会使成型品的特性变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即便在低载荷状态下进行树脂成型,也可抑制树脂成型品的变形及应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成型装置通过将树脂供给至形成在模具内的成型品的成型范围内,来成型出成型品,其特征是,上述模具具有:固定侧模具,该固定侧模具由第一凹凸面形成上述成型品的成型范围的一个面;可动侧模具,该可动侧模具由与上述第一凹凸面相对的第二凹凸面形成上述成型品的成型范围的另一个面;第一凹凸,该第一凹凸面形成在上述第一凹凸面上;第二凹凸,该第二凹凸形成在上述第二凹凸面上,该第二凹凸的深度比上述第一凹凸的深度更大;第三凹凸,该第三凹凸形成在上述第二凹凸面上,该第三凹凸的深度比上述第二凹凸的深度更小;树脂流动部,该树脂流动部与上述成型品的成型范围相邻;树脂流动部模具,该树脂流动部模具被配置成与上述可动侧模具及上述树脂流动部接触;浇口,该浇口与上述树脂流动部连接,来将上述树脂供给至上述树脂流动部;以及可动侧外框,该可动侧外框被配置成与上述固定侧模具、上述可动侧模具及上述树脂流动部模具接触,来形成上述成型品的成型范围的另一面,在脱模时,在将上述固定模具脱模之后,将上述可动侧模具和上述树脂流动部模具分别脱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27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