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单链DNA核酸适配体修饰氧化石墨烯涂层的固相微萃取头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5841.6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5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刚;范亚男;蔡泉林;伍莉莉;柳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82 | 分类号: | B01J20/282;B01J20/32;G01N30/0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刘菁菁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dna 核酸 适配体 修饰 氧化 石墨 涂层 固相微 萃取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分析测试仪器领域,涉及到基于单链DNA核酸适配体/氧化石墨烯/多孔聚合物固相微萃取涂层的萃取头的制备方法。适用于复杂生物样品中痕量生物碱、抗生素或核苷酸类物质的高选择性、快速分离与富集。
背景技术
样品前处理方法与技术一直是现代化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和发展方向之一。在一个完整的样品分析过程中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前处理、分析测定、数据处理与报告结果,其中样品前处理所需的时间约占整个分析时间的60%,并可能带来30%以上的误差,因而成为分析工作中的瓶颈问题,也是分析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有液-液萃取、蒸馏、吸附、沉淀、索氏萃取、高温消解等,这些样品前处理技术虽然具有可靠性好、回收率高等优点,但同时存在着处理时间长,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消耗大量有机溶剂等较多缺点。研究高效、快速、简便、无二次污染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已经成为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固相微萃取(SPME)是一种简便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自1989年Belardi等首次报道以来,受到了分析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SPME技术是基于用涂有固定相的熔融石英纤维来吸附、富集样品中的待测物质。该方法巧妙地将待测物的萃取、脱附、进样结合在一起,无需或仅需少量有机溶剂,操作简便,费用低,集采样、萃取、浓缩、进样于一体,易与气相或液相色谱仪联用。涂层是SPME技术发展的关键,涂层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目前,已有几种商品化的SPME熔融石英纤维涂层,大部分商品化涂层是通过物理作用吸附到萃取头表面,选择性不高,稳定性较差,在有机溶剂里不稳定,且不适合于处理极性或碱性物质,限制了其应用的范围。近年来,一些文献报道了几类新型SPME涂层的研制工作,如聚硅氧烷-富勒烯(Xiao C.H.,Han S.Q.,Wang Z.Xing Y.,J.,and Wu C.Y.2001.J.Chromatogr.A927:121-130)、冠醚(Zeng,Z.R.,W.L.Qiu,and Z.F.Huang.2001.Anal.Chem.73:2429-2436)、杯芳烃(Li,X.J.,Z.R.Zeng,S.Z.Gao,and H.B.Li.2004.J.Chromatogr.A1023:15-25)等,这些涂层的选择性相对于商品化涂层有一定提高,但分析对象范围较窄,主要用于测定挥发或半挥发性有机环境污染物,且选择性仍不够强。类似于酶-底物的相互作用识别原理的分子印迹技术的出现,在分析化学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该技术能够以较高选择性识别复杂样品中的印迹分子,且化学稳定性好,制备简单,适合作为SPME的涂层材料。但由于分子印迹技术本身的局限,尚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中刚性识别“空穴”易被破坏或变形;MIP涂层在生物样品分析中受到较大限制;其特异性及亲合力不如生物识别体系如酶-底物、抗体-受体等相互作用;萃取溶剂大多为有机溶剂,易污染环境。为此,适合于复杂生物样品中痕量物质分析,同时选择性更强的SPME涂层是目前涂层研究的趋势,而具有特异性强、亲和力高等优点的生物识别体系无疑是合适的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58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