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培养和微胶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8720.7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1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梁金钟;肖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美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10;C12N11/04;C12R1/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1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鼠李糖乳 杆菌 及其 培养 微胶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C-STH-13)及其培养和微胶囊方法。
背景技术
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C-STH-13)属于乳杆菌属,短小的杆菌;不运动,无芽孢,无质粒,革兰氏染色阳性;兼性厌氧菌,生长温度范围2~53℃,最适温度一般是30~40℃;耐酸,最适pH通常为5.5~6.2;一般在pH5或更低的情况下可生长。上世纪80年代,由两位美国科学家Gorbach和Goldin从健康人的肠道中分离而得,并命名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近年来,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实验证明LGG具有相当多的生理功能和自身优势,是目前全球研究最多的益生菌之一。
鼠李糖乳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在糖发酵中,苦杏仁苷、阿拉伯糖、纤维二糖、七叶灵、果糖、半乳糖、葡萄糖、葡糖酸盐、乳糖、麦芽糖、甘露醇、甘露糖、松三糖、鼠李糖、核糖、水杨苷、山梨醇、蔗糖、海藻糖均能被发酵,密二糖、绵子糖、木糖不能被发酵;精氨酸产NH3;乳酸旋光性为L;15℃能生长;肽聚糖类型为Lys-DAsp;鼠李糖乳杆菌的DNA的鸟嘌呤(G)+胞嘧啶(C)的含量为45~47%;极少见硝酸还原反应,只有PH值最终平衡在6.0以上时才能还原硝酸盐;不液化明胶;不分解酪素,但大多数菌株能产生少量的可溶性氮;不产吲哚和H2S;接触酶阴性;无细胞色素,极少数菌株以假接触酶分解过氧化物;联苯胺反应阴性。
鼠李糖乳杆菌的生理功能 LGG具有显著生理功能,可归纳为以下六方面:
1.平衡肠道菌群,抑制腹泻的功能:肠道微生态平衡是指肠道中正常菌群与宿主在不同的发育阶段的动态的生理性组合状态。由于肠道微生态平衡失调,即菌群失调而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泻等症状在临床上屡见不鲜。近年来新的广谱抗生素不断出现,再加上抗生素滥用、工作压力大、饮食不健康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大量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Siitonen等报道了以LGG发酵的酸奶对由抗生素引起的腹泻的治疗作用。Hilton等通过对美国去亚洲、东非、南美等地的旅行者腹泻发病情况进行研究,发现每天口服LGG胶囊可预防旅行腹泻的发生,并且发现LGG对从未发生旅行腹泻者更为有效。Kaila等对患有轮状病毒引起腹泻的29名5~28月婴儿分别口服含LGG的制剂和普通牛乳,结果在服用LGG制剂的婴儿粪便中检出LGG菌株,说明即使是在宿主患急性胃肠炎期间,LGG仍能够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Oberhelman等通过对204名6~24月营养不良的婴儿临床实验发现,服用含LGG的制剂后腹泻时间缩短,粪便中的腺病毒明显减少,该疗效对非母乳喂养的婴儿更为显著,并证实了LGG对秘鲁儿童急性腹泻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与大多数研究不同的是,Sazawal等通过对34位不同年龄受试者服用LGG益生菌发现,在降低急性腹泻风险方面,LGG对儿童的效果(降低57%)高于成人(降低26%),并提出LGG对急性腹泻的预防与患者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2.在肠道中定植和存活,增强胃肠道粘膜屏障的功能:
益生菌只有通过定殖和存活于粘膜、皮肤等表面或细胞之间形成的生物屏障,竞争性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阻止病原菌的侵入,同时通过防止毒素等的吸收和中和有毒产物。已有大量的实验论证了益生菌在肠道中定植和存活的特性。Kirjavainen等用不同益生菌对人体肠黏膜的结合能力测定发现,LGG对于婴儿和成年人,均有较高的黏着率。Alander等让志愿者连续12天服用含有LGG乳清饮料后,对受试者肠道内容物和粪便样品进行检验,发现样品中都含有LGG菌株,这证实了LGG能够在活体肠道内定植并存活。Lam等对患有胃溃疡的小鼠以每天108cfu/day或109cfu/day的LGG持续3天进行灌胃实验,发现LGG成功附着在胃粘膜上,尤其在溃疡部位的边缘定植,而且通过服用一定剂量的LGG,溃疡面积明显减少。实验发现,将LGG与不同益生菌的结合使用可以更好的抑制病原菌对肠粘膜的黏附,并提出可以通过对益生菌不同的组合来抑制目的病原体。Fang等将纯化和分离的LGG分泌的蛋白作用于肠上皮细胞,发现LGG分泌蛋白可以通过特殊的路径促进肠上皮细胞的动态平衡,对因细胞因子引起的胃肠道疾病具有预防作用。
3.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美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美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87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