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性性能增强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0843.4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8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肖登坤;李红;王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唐华明 |
地址: | 2001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性 性能 增强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移动性性能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终端的测量量;
使用所述测量量进行信道匹配或信道衰耗估计,得到当前的信道模型,然后,根据所述当前的信道模型预测将来某段时间之内的信道衰耗或信道模型;
依据所述将来某段时间之内的信道模型或信道衰耗进行自仿真,得到移动性相关参数,依据所述移动性相关参数确定测量配置,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测量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量包括: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码功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参考信号强度指示,参考信号的多径强度和延迟,以及终端的位置坐标中的至少一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移动性相关参数确定测量配置之后,还包括:
依据所述测量配置确定移动性相关参数,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移动性相关参数。
4.一种移动性性能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基站发送测量量,使所述基站使用所述测量量进行信道匹配或信道衰耗估计,得到当前的信道模型,然后,根据所述当前的信道模型预测将来某段时间之内的信道衰耗或信道模型,依据所述将来某段时间之内的信道模型或者所述信道衰耗进行自仿真,得到移动性相关参数,依据所述移动性相关参数确定测量配置,并向终端反馈所述测量配置;
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所述测量配置,并依据所述测量配置进行测量判决来确定是否满足切换条件,若满足,则进行小区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配置与信道类型具有关联关系,终端依据测量配置与信道类型具有的关联关系通过终端的信道类型的判断能力选择移动性相关参数。
6.一种移动性性能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测量量;
处理单元,用于使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测量量进行信道匹配或信道衰耗估计,得到当前的信道模型,然后,根据所述当前的信道模型预测将来某段时间之内的信道衰耗或信道模型;
仿真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将来某段时间之内的信道模型或者信道衰耗进行自仿真,得到移动性相关参数;
配置单元,用于依据仿真单元得到的所述移动性相关参数确定测量配置;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配置单元确定的测量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码功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参考信号强度指示,参考信号的多径强度和延迟,以及终端的位置坐标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使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码功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参考信号强度指示,参考信号的多径强度和延迟,以及终端的位置坐标中的至少一项进行信道匹配得到当前的信道模型,然后,根据当前的信道模型预测将来某段时间之内的信道衰耗或信道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仿真单元确定测量配置之后,依据所述测量配置确定移动性相关参数;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处理单元确定的移动性相关参数。
9.一种移动性性能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基站发送测量量,使所述基站使用所述测量量进行信道匹配或信道衰耗估计,得到当前的信道模型,然后,根据所述当前的信道模型预测将来某段时间之内的信道衰耗或信道模型;依据所述将来某段时间之内的信道模型或者所述信道衰耗进行自仿真,得到移动性相关参数,依据所述移动性相关参数确定测量配置,并向终端反馈所述测量配置;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所述测量配置;
切换判决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测量配置进行测量判决来确定是否满足切换条件,若满足,则进行小区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配置与信道类型具有关联关系,所述切换判决单元,还用于依据测量配置与信道类型具有的关联关系通过终端的信道类型的判断能力选择移动性相关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084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极薄铌带的轧制方法
- 下一篇:酪蛋白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