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用的惯导系统标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4687.7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6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杨盛林;张崇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13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用 系统 校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惯性导航系统的标校领域,尤其是一种激光捷联惯导系统在舰上的标校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惯导技术的发展,军用舰船和民用船只对惯导系统的依赖日益加深。惯导系统的安装都需要对其进行物理标校,使系统自身的水平和方位与载体的水平和方位一致。但当惯导系统进行了惯组的更换或系统重新进行了拆装,有可能就破坏了原来基准的状态,必须对水平和方位进行重新标校。
标校一般都会要求载体停止运行,处于一个稳定的水平状态。若载体是水面或水下船只,还会要求其处于坐墩状态。这样不仅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标校的准备工作,还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完成标校工作。
大批量惯导系统的安装将惯导系统的标校工作推到了前沿,如何最大限度的简化标校步骤、减少标校时间以及怎样避免重复标校都是当今惯导系统安装使用时必须面临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的惯导系统标校方法,本方法使标校工作只在设备最初的一次安装时进行,后面不管是设备的维修还是被整体更换都不再需要进行再次标校。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实用的惯导系统标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过渡装置安装在载体基座上;
⑵.将标校装置安装在过渡装置上,然后对过渡装置实施水平和方位标校;当水平和方位标校达到要求后,撤掉标校装置;
⑶.将惯导系统安装在过渡装置上,即完成了对惯导系统的标校。
而且,步骤⑴所述的过渡装置安装在载体上以后不再拆卸。
而且,所述的过渡装置由底座和两个定位销构成,该两个定位销均安装在底座上,定位销是由不锈钢材料制作的不锈钢定位销。
而且,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具有可供惯导系统以及标校装置中的L形标校支架安装的水平安装基准;底座上具有可供惯导系统以及标校装置中的L形标校支架使用的方位安装基准,该方位基准面由两个定位销组成。
而且,步骤⑵所述的标校装置由L形标校支架和方位基准镜构成,方位基准镜安装在L形标校支架的上部,方位基准镜为平面镜或者棱镜,方位基准镜的镜面法线与L形标校支架的方位靠面垂直,垂直度优于3″。
而且,所述的L形标校支架上具有水平安装基准、水平测试基准以及方位靠面。
而且,步骤⑶所述的惯导系统具有与L形标校支架同样的水平安装面和方位靠面。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标校方法采用过渡装置和标校装置进行标校,由于惯导系统与标校装置中的L形标校支架具有相同的基准,具有互换性,因此,当利用L形标校支架将过渡装置的水平和方位标校完成后,就相当于完成了对惯导系统的标校,该方法非常简单方便,不需重复标校,能很好的满足系统安装要求,大大减少了标校工作的重复性,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极大的提高了标校工作的效率。
2、惯导系统相对于过渡装置来说具有永久的拆装重复性,即使舰船在航行的状态下也可对惯导系统进行拆装更换而不需要再进行标校工作,因此解决了船舶不坐墩状态惯导系统的标校问题。
3、根据本标校方法所设计的过渡装置及标校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方便。
4、过渡装置中的定位销由不锈钢材料制作,可避免轻微磕碰造成基准面精度的下降,有利于保障标校精度。
5、本发明是一种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的惯导系统标校方法,使用本方法可以简化标校流程、减少标校的重复性、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大批量惯导系统安装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过渡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过渡装置和标校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过渡装置与惯导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实用的惯导系统标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过渡装置安装在载体基座上。过渡装置在设备初次安装时安装在载体上,以后不再拆卸。
过渡装置由底座1和两个定位销2构成,该两个定位销均安装在底座上,定位销是由不锈钢材料制作的不锈钢定位销。
底座的上表面具有可供惯导系统5以及标校装置中的L形标校支架3安装的水平安装基准,基准面的精度可根据实际系统自行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46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镜驱动装置
- 下一篇:用于可水合的水泥组合物的含粘土人工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