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压缩机连接管的同步成型和焊接的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9255.5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7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M·A·德奥里维拉;S·L·马根霍托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而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K11/00;B23K11/36;B23K11/31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白皎 |
地址: | 巴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压缩机 接管 同步 成型 焊接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同步进行成型和焊接主要用于压缩机的管连接件(也被称作定位销)的设备和方法。更具体地,在此所述的方法有关于同步成型和焊接铜管(该铜管用作连接器,用于吸入、处理和排出)至用于制冷的封闭式压缩机金属壳体,以减少生产过程的步骤,使其更有效率并更经济。
背景技术
如同本领域内所知的那样,通常,封闭式压缩机是广泛应用在制冷系统中的设备,该部件负责使制冷流体循环通过冷却系统的管道。吸入和排出连接管具有引导制冷气体通过压缩机壳体、将其内部连接至该制冷系统的管道的功能。处理连接管在压缩机安装在制冷系统内过程中用作油和/或制冷流体注入的通道。需要明确的是,这样的连接管一般由铜制成,因为易于通过硬焊与系统的管道连接。
然而,会发生如下所述的情况,即所述设备的正确操作还取决于这些连接管和压缩机金属壳体之间的完美的密封条件,所述连接管由铜制成并且所述压缩机壳体一般由钢制成,这使焊接工艺变得极为复杂。
最广为熟知的组装形式,例如在文献JP2010038087中所公开的,使用设置在压缩机壳体的孔和连接管之间的硬焊接附加材料。尽管此文件提及使用不需要提前构造的连接管,但这样的方法有着需要用附加材料来焊接的缺点。
在文件CN101780602中公开了一种可选的技术(见附图2和3),其使用设置的上电极200和下电极201,以包围连接管110的整个外表面,这些电极使30,000至50,000安培的电流的通路持续约30至80毫秒,以加热铜,并通过施加压缩力使之易弯曲,从而将连接管110的铜凸缘焊接在与之接触的壳体2的表面上。然而,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这样的工艺需要在铜定位销的主体上存在凸缘(111),也就是说,在该工艺中需要进一步的步骤,使其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更复杂、也更昂贵。
在文献PI0603392-0中公开了另一个在封闭式压缩机中安装连接管的实施例,其中预先构造连接管110并且还需要设置凸缘111,该凸缘构成部件的连接装置,通过电极200/201施加电流的方法被直接焊接至压缩机C的壳体2上。此方法的缺点在于它需要在焊接操作之前提前构造凸缘111,对生产过程来说需要更复杂的操作,并且它比在此提供的解决方案更贵。
需要注意的是,本领域的现有技术所公开的所有方法都需要将连接管110的端头引入到压缩机C的吸入孔和排出孔内部。因此,需要注意的是,本领域所公开的现有技术缺少一种焊接方法,该焊接方法除了能更有效、简单和经济之外,也允许在“顶部”类型的部件之间进行焊接,由此消除提前成型铜管以制造用于焊接的凸缘的需要,也消除了使用附加材料进行硬焊的需要。现有技术也缺少使得连接管与压缩机壳体的成型和焊接可以在一步完成并且因此显著提高速度并且更经济的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进行凸缘的成型和连接管焊接的方法,所述连接管是缺少凸缘的铜管,并且因此不需要在连接(焊接)至压缩机壳体之前提前成型。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铜连接管和通常是钢制的压缩机壳体之间进行顶部焊接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进行凸缘成型和连接管焊接的方法,其中,优选使用伺服马达作为产生力并且使连接管移位以抵靠该压缩机壳体设置的部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制动器向连接管施加压缩力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施加包括在200-500kgf范围内的力(而不是已知技术中用来焊接所采用的约1100kgf的力)而在连接管和压缩机壳体之间进行焊接的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描述一种使用定位销的焊接方法,该定位销不仅用来对齐连接管和壳体孔,还防止在同步成型和焊接步骤中气体的通道孔和连接管的收缩,也防止由于焊接的力引起的壳体变形,因为该方法使用比连接管的直径大的下电极进行。
上述目的通过压缩机连接管的同步成型和焊接设备而得以实现,所述连接管具有与压缩机壳体内的气体通道孔接合的基本上圆筒形的主体,其构成吸入和排放通道。
在本发明的一个主要实施例中,上述设备包括:
-与变流器的极中的一个极以及变压器相配合的上电极保持器;
-与该上电极保持器以及连接管的上部区域相配合的上电极;
-与该上电极保持器和连接管的上端相配合的焊接力施加制动器;
-与变流器的另一极和变压器相配合的下电极保持器;
-与下电极保持器的内表面相配合的电绝缘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而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而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92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