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地形车油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5068.3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9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陈劲;张卫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
主分类号: | B60K15/03 | 分类号: | B60K15/03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03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形 油箱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地形车油箱结构,尤其是轻型全地形车用大容积塑料燃油箱结构。
背景技术
全地形车辆,其使用地形复杂,经常上大纵坡和大侧坡,要求的油箱容积也很大。传统的大容积燃油箱一般由燃油箱本体、油箱盖、油位传感器组成,内部焊接隔板以防止燃油在油箱内的大幅度晃动。此种油箱结构虽普遍使用,但由于体积较大,当油箱储备的燃油不多,且车辆长时间上大纵坡或侧坡时,油箱内的油会倾斜到一侧,就会经常出现吸不到油的情况。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有在大容积燃油箱下布置一个小容积燃油箱的燃油箱串联结构,此结构虽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此大容积燃油箱必须为金属结构,如果采用塑料材质成型,则油箱内部很难设置隔板等结构,一旦油箱某一方向长度尺寸很大,在复杂工况下,大容积燃油箱内燃油会大幅度晃动并冲击箱体侧壁。
而对于轻型全地形车,发动机对燃油箱材质有特殊要求,燃油箱必须使用塑料材质,所以,在大容积燃油箱下布置一个小容积燃油箱的燃油箱串联结构就不适用于轻型全地形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地形车油箱结构,通过简单的结构保证在恶劣的路况下,发动机有源源不断的燃油供给。
本实用新型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地形车油箱结构,这种燃油箱结构由油箱Ⅰ、油箱Ⅱ串联组成,通油管通过卡箍分别与油箱Ⅰ和油箱Ⅱ底部的通油口连接。在油箱Ⅰ上设置加油盖,在油箱Ⅱ的底部设置一个向下凸出的小容积蓄油池,油箱Ⅱ内设置有燃油传感器或油泵,回油管、吸油管和通气管接头集成其上,吸油管下方还设置有燃油粗滤器,燃油粗滤器和回油管的下端布置在该蓄油池的最低位置。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布置方便,油箱采用塑料材质,它采用两个油箱串联,底部设计小容积蓄油池,在复杂工况下,也能保证蓄油池内充足的燃油储备,吸油口布置在蓄油池底部,保证其吸油口始终处于最低位置,从而保证在最坏的路面情况下有源源不断的燃油供给,也能减少油箱内燃油的大幅度晃动和对油箱壁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燃油传感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全地形车油箱结构,包括油箱Ⅰ 1和油箱Ⅱ 2,且油箱Ⅰ 1与油箱Ⅱ 2通过通油管3连接相通;在油箱Ⅰ 1与油箱Ⅱ 2的底部均设置有通油口13,通油口13是用于安装通油管3,底部通油管3通过卡箍6分别与油箱Ⅰ 1和油箱Ⅱ 2连接。
油箱Ⅰ 1上设置有加油盖4和通气管接头Ⅰ 7,以实现燃油补充和泄压功能。
油箱Ⅱ 2内设置有燃油传感器或油泵5,燃油传感器或油泵5集成有油位传感器15、回油管8、吸油管9和通气管接头Ⅱ 10;在所述吸油管9下方还设置有燃油粗滤器11。
油箱Ⅱ 2底部设置有一向下凸出的蓄油池12,该蓄油池容积较小在5L以下皆可,处于两油箱最低位置。燃油粗滤器11 和回油管8的下端位于蓄油池12的最低位置。工作时,油箱Ⅱ 2底部的蓄油池12由于处于两油箱最低位置,而且向下凸出,所以即使在油量很少、车辆又大侧倾的情况下也始终会有油存在,从而保证在最坏的路面情况下有源源不断的燃油供给。
油箱Ⅰ 1和油箱Ⅱ 2各箱壁和底面若面积较大,则可在其上设计加强筋14,加强筋设计为凹台或凹槽结构皆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未经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50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双鼠笼结构的气隙磁场电磁调制式永磁电机
- 下一篇:车载式太阳能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