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SMS通讯的搜救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7350.5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2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付主木;王金婵;牛嘉琦;高爱云;黄景涛;邱联奎;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H04W4/1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孙笑飞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sms 通讯 搜救 机器人 | ||
1.一种利用SMS通讯的搜救机器人,设有机身(1)、运动机构(2)、控制器(3)、环境监测模块(4)和人体感应模块(5),控制器(3)和人体感应模块(5)设置在机身(1)内,其特征在于:运动机构(2)包括一个带有轮子(202)或履带的底盘(201),机身(1)设置在底盘(201)上,底盘(201)的两侧对称设有轮子(202)或履带,两组各自独立设置的驱动机构(203)分别与底盘(201)两侧的轮子(202)或履带连接,用于分别驱动底盘(201)两侧的轮子(202)或履带以不同的速度正转或反转;环境监测模块(4)由设置在底盘(201)下方和机身(1)上部的传感器(401)以及分析处理模块构成,底盘(201)下方的传感器(401)分布在机器人的前后方及左右两侧,机身(1)上部的传感器(401)分布在机身(1)的四周;在机身(1)内还设有GSM模块(6)和GPS模块(7);控制器(3)分别与环境监测模块(4)和人体感应模块(5)连接,以接收检测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GPS模块(7)用于GPS定位,并将定位信息传输至控制器(3);控制器(3)与两组驱动机构(203)连接以分别控制其运行;控制器(3)通过数据传输线路与GSM模块(6)连接,并通过GSM模块(6)利用SMS与搜救人员的控制终端无线通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SMS通讯的搜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201)呈正六边形,机身(1)设置在底盘(201)的中心,底盘(201)上的轮子(202)或履带的旋转轴平行于底盘(201)的两条对边,底盘(201)两侧的轮子(202)或履带之间的距离小于底盘(201)的对角线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SMS通讯的搜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1)上部设有8个传感器(401),8个传感器(401)呈米字型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73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