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SMS通讯的搜救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7350.5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2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付主木;王金婵;牛嘉琦;高爱云;黄景涛;邱联奎;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H04W4/1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孙笑飞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sms 通讯 搜救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机器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SMS通讯的搜救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控制机器人方面也有一些应用,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告号“CN2754288”,中描述了一种利用手机对机器人遥控操作的系统,包括执行机构、控制单元、通信单元、通信网、遥控器采用手机等终端,经通信单元、通信网与机器人建立通信连接,即可实现对机器人的操作控制。有效的降低了机器人的远程控制成本。但是该方法依赖于数据的不间断传输,对无线网络的稳定性和传输速率要求较高,难以实施。因此,在搜救机器人领域目前国际常用的做法仍是通过线缆或短距离无线通讯对机器人进行控制和实现数据通讯。现有搜救机器人通常由操作人员通过搜救机器人传回的视频等信息对机器人进行操作,控制机器人进行搜救工作。搜救机器人通常通过线缆或短距离无线通讯与操作人员的控制端相连。主要的缺点在于搜救机器人开展搜救需要操作人员在靠近现场的地点进行对机器人的操作,无法完全保障人员的安全。若采用无线网络控制首先是成本较高,其次容易收到干扰信号不稳定。
SMS是Short Messaging Service(短消息服务)的缩写,是一种使用移动设备可以发送和接收文本信息的技术。一则SMS信息最多可达160个字节,故而其通讯费用十分低廉。大家熟知的GSM及以后的网络都对SMS提供了支持。移动电话生产厂商为GSM研制了一整套AT指令,其中就包括对SMS的控制。应用GSM的移动设备通过SMS发送和接受指令可以开发出多种极具实用性的应用。近年来主要在智能家居控制电器上有较为突出的应用,例如可以通过短信远程控制空调、热水器等家用电器,在工业上主要应用在对仪表数据的远程查看等方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SMS通讯的搜救机器人,应用SMS通过通用GSM网络对搜救机器人进行控制和通讯,降低进行搜救任务的成本,并且具有行动灵活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SMS通讯的搜救机器人,设有机身、运动机构、控制器、环境监测模块和人体感应模块,控制器和人体感应模块设置在机身内,运动机构包括一个带有轮子或履带的底盘,机身设置在底盘上,底盘的两侧对称设有轮子或履带,两组各自独立设置的驱动机构分别与底盘两侧的轮子或履带连接,用于分别驱动底盘两侧的轮子或履带以不同的速度正转或反转;环境监测模块由设置在底盘下方和机身上部的传感器以及分析处理模块构成,底盘下方的传感器分布在机器人的前后方及左右两侧,机身上部的传感器分布在机身的四周;在机身内还设有GSM模块和GPS模块;控制器分别与环境监测模块和人体感应模块连接,以接收检测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GPS模块用于GPS定位,并将定位信息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与两组驱动机构连接以分别控制其运行;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线路与GSM模块连接,并通过GSM模块利用SMS与搜救人员的控制终端无线通讯。
所述的底盘呈正六边形,机身设置在底盘的中心,底盘上的轮子或履带的旋转轴平行于底盘的两条对边,底盘两侧的轮子或履带之间的距离小于底盘的对角线长度。
所述的机身上部设有8个传感器,8个传感器呈米字型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应用SMS通过通用GSM网络对搜救机器人进行控制和通讯。解决了搜救机器人搜救时远距离操控的问题,并有效的降低了进行搜救任务的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形状设计使机器人拥有在灾难发生地点的完全自主行动的能力,无需人员操作,行动灵活,有效避免了搜救任务中搜救人员的伤亡发生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搜救机器人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搜救机器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搜救机器人的外部俯视图。
图中标记:1、机身,2、运动机构,201、底盘,202、轮子,203、驱动机构,3、控制器,4、环境监测模块,401、传感器,5、人体感应模块,6、GSM模块,7、GPS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73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