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整车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9832.2 | 申请日: | 2012-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3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樊吉文;陈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天运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44201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整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整车线束。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起重机的整车线束,一般根据不同客户需求进行设计,一个客户一个型号,通用性差。
由于通用性差,设计好的汽车整车线束,用户往往还要根据需要自行改装。进行改装,就需要对原线束破线并引线出来,这样存在质量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通用性较好的汽车整车线束。
一种汽车整车线束,包括与下车电源连接的上车预留功能接口,所述上车预留功能接口设置有与上车电源线连接的电源线端子。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下车点火锁,所述上车预留功能接口连接下车点火锁启动档,所述上车预留功能接口设置有连接上车启动线的启动端子。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车预留功能接口另连接有示廓灯线,所述上车预留功能接口设置有与上车示廓灯线连接的示廓灯端子。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熄火继电器;所述熄火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一端与下车点火锁的ON档连接,另一端连接到电控单元的点火开关脚;所述熄火继电器的线圈正极连接上车熄火档。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车预留功能接口连接下车油门踏板信号线及电控单元的油门控制脚,上车电子油门上设置有上车油门踏板开关,下车油门上设置有下车油门踏板开关,上车电子油门与下车油门共同接入到电控单元的油门控制脚并共用油门信号。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上车电子油门与下车电子油门之间、并对上车电子油门及下车电子油门进行分时控制的上下车油门转换模块。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上车预留功能接口连接的下车支腿油门线,所述下车支腿油门线将电控单元的巡航控制停止开关脚、巡航恢复脚、巡航控制加速调整开关脚、巡航控制减速停止开关脚及电源输出脚引至所述上车预留功能接口。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电控单元上的电源输出脚与所述上车预留功能接口之间设置有支腿油门开关,所述支腿油门开关通过所述上车预留功能接口连接到支腿控制箱接口。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汽车整车线束设置在起重机上。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整车线束匹配连接国三发动机。
上述的汽车整车线束通过设置预留功能接口,并定义上车预留功能接口相应的功能,用户可根据需求直接引用,将上车上的线束直接与上车预留功能接口连接即可实现,无需对原线束做改动,不需要对原线束破线再引线,避免造成质量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汽车的主要部分电气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汽车的部分电气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车预留功能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车熄火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汽车整车线束,包括与下车电源连接的上车预留功能接口600。上车预留功能接口20设置有与上车电源线连接的电源线端子21。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车预留功能接口600设置有连接上车启动线的启动端子134。上车预留功能接口通过启动端子134引出线束连接到下车点火锁8的启动档。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车预留功能接口600设置有与上车示廓灯连接的示廓灯端子14。上车示廓灯通过上车预留功能接口的示廓灯端子14与示廓灯线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汽车整车线束还包括熄火继电器R1。熄火继电器R1的常闭触点一端与下车点火锁8的ON档连接,另一端连接到电控单元80的点火开关脚1.40。熄火继电器R1的线圈正极连接上车熄火档。
如图1至图2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下油门踏板信号和电控单元80的油门控制脚1.77、1.79、1.78、1.84、1.80、1.76通过线束引至上车预留功能接口。上、下车共用电子油门信号。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汽车整车线束还包括设置在上车油门的上车油门踏板开关622、设置在下车油门上的下车油门踏板开关620及上下车油门转换模块624。上车油门踏板开关622与下车油门踏板开关620分别接入到上下车油门转换模块624的第二输入端口、第一输入端口,并通过上下车油门转换模块624实现上车油门与下车油门的切换控制,并分时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天运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天运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98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轴材料拉伸试验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用前围树脂毡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