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引擎动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3387.X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9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林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加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2 | 分类号: | B60L11/12;B60H1/00;B60H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擎 动力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应用于电动车辆的双引擎动力系统,特别是一种针对中、大型电动车辆设计,而可大幅提升电动车辆的续航力的双引擎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油价不断攀高,引爆了再次能源(石油)危机的议题,再加上由于温室效应等所造成灾害频传,使得永续能源、绿色能源、或是低污染能源受到相当大的关注;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车辆来说,因使用频繁且数量繁多,可以说是都会地区最损耗石油以及产生污染的来源。
因此,除了朝向省油车的方向研究外,亦有诸多油电混合车、甚至电动车的问世,油电混合车的基础原理,主要于车辆的汽油引擎高污染状态下,譬如启动、低速等,予以切换为电力带动,藉以大幅将低车辆的污染,同时亦将汽油使用于高效率状态,避免过多不必要得油耗。而电动车则是将动力来源完全采用电力驱动的引擎予以带动,可完全不需要使用汽油,亦不会有排放废气污染的问题。
然而,以油电混合车来说,概略分为串联动力与并联动力的方式;其中并联动力的方式乃是油、电双引擎皆可单独驱动车辆移动,而由系统依据行车状况来选择较为省能的引擎来予以带动,换言之,车辆起步或是市区行进时,可能采用电力引擎来带动,而高速或是郊区行进时,则由汽油引擎来予以带动;因为是采用动力切换的方式(电力驱动或是汽油引擎驱动),因此整体车辆的控制系统较为复杂,维修成本不低。而就电动车而言,尽管是采用全电力驱动,但是因为要达到相对应的续航力,电池的容量需要相当大,因此电池的成本费用相当高,且一旦电池容量大,体积与重量也随之增加,亦更加不利于续航力的增加。
另一方面,串联动力主要驱动仍是以电力引擎来带动,而汽油引擎的部份仅是用以针对主电池来予以充电,换言之,仅能视为一般全电力车辆的强化版,使其电力续航力予以增加,但就上述缺失来看,并无法予以有效解决。
若是以一般中型巴士而言,要采取电力驱动则问题更大,因所需要得电力瓦数相对提高,一颗电池动辄要价200-300万,对于制造成本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再者,因为是采取全电力驱动的方式,因此车辆中其余需要消耗能源(电力)的设备,也需要由此一电池来提供,诸如包含各种指示灯的基本电力、油压、气压、真空系统、以及空调系统,因此些设备所需电压较低,因此需要将电池的电压予以降压后方能使用,同时,其中以空调系统最为棘手,简言之,以电池来带动冷气运转,所需要消耗的电力或动力(串联或并联系统)之高难以想象。同样以上述中型巴士而言,若是以全程开冷气的状态下运转,则电池消耗量的近1/3乃是冷气系统所消耗,因此对于整体中型巴士的续航力来说,将大幅减少。
因此,就目前电动车辆、尤其是中、大型巴士等来说,如何克服此一问题,乃为产业长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引擎动力系统,其可大幅提高电动车辆的续航力,实现中型电动巴士于市郊间通行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将供电系统予以切割,使主电池仅提供车辆移动所需的电力,其余所需的电力/动力由热引擎来提供,因此,车辆部份仅需于移动动力来源更改为电力驱动,其余线路皆可沿用一般车辆设计,而可大幅降低电动车辆的制造、设计、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将电动车辆的空调系统藉由热引擎来予以驱动,免除主电池需要直接对其供电所产生的窘境,而可大幅降低所需电池的电量,进而降低主电池所占据电动车辆的体积与重量,提高主电池的使用寿命以及续航力。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双引擎动力系统,应用于一电动车辆,包含有:
一电动引擎,可接收一主电池的电力而输出动力,藉以驱动该电动车辆移动;
一热引擎,可接收一燃料而输出动力,藉以直接驱动该电动车辆的一空调系统运作;
一发电机,可接收该热引擎的动力而产生一电力,藉以提供至少该电动车辆的一基本电力。
所述的热引擎为一汽油引擎、一柴油引擎、一液化瓦斯引擎、或一氢燃料引擎。
所述的热引擎以定速运转来提供该发电机所需的该动力。
所述的发电机更可提供该电动车辆的一油压系统、一气压系统、一真空系统运作所需的电力。
所述的双引擎动力系统更包含有一副电池,藉以储存该发电机所产生的该电力。
所述的热引擎直接带动该空调系统的一压缩机运转。
所述的热引擎运转所产生的废热可予以回收作为该空调系统的暖气来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加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一加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33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