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1894.6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9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白廷辉;毕湘利;尹学军;宋键;刘加华;平轶;王建立;刘扬;黄俊飞;董国宪;范利辉;孔祥斐;薛松;王乾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尹学军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1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108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床 板端隔振 装置 | ||
1.一种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包括顶板、底板、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弹性元件及阻尼元件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其特征在于顶板上设置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包括板端横向限位装置或/和板端纵向限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及阻尼元件沿板端隔振装置的横向中剖面对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板端横向限位装置为顶板上设置的横向限位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板端横向限位装置包括横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锁紧螺母,或横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调隙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板端纵向限位装置包括纵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锁紧螺母,或纵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调隙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板端纵向限位装置为顶板上设置的纵向限位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板端纵向限位装置包括纵向限位件和锁紧垫块,纵向限位件上包含导向槽,锁紧垫块设置在导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紧垫块由至少两个子锁紧垫块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中的弹性元件包括螺旋钢弹簧、碟簧、橡胶弹簧、聚氨酯弹簧、金属橡塑复合弹簧或空气弹簧,阻尼元件包括粘滞型阻尼器、小孔节流型阻尼器或高分子材料固体阻尼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内的阻尼元件为粘滞剪切型阻尼器或剪切型高分子材料固体阻尼器,其由阻尼材料、柱塞和阻尼外筒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中设置弹簧失效垂向限位装置,弹簧失效垂向限位装置的限位行程小于1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失效垂向限位装置与板端隔振装置的阻尼元件集成为一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中,顶板与底板之间设置内部水平向限位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部水平向限位装置与板端隔振装置的阻尼元件集成为一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与基础间设置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具体为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底板上设置的联接通孔以及基础上对应设置的地脚螺栓,或者底板上设置的联接通孔以及基础上对应设置的定位销,或者底板与基础之间设置的防滑垫板,或者底板底面设置的向基础方向突出的定位凸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的顶板表面设置调高垫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垫。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隙垫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尹学军,未经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尹学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189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