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2964.X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8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家礼;温泉;涂孟罴;黄舜;阳诚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C7/12 | 分类号: | F02C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装置 | ||
1.一种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固定安装于燃气轮机的机匣(9),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气管套(2)、活动地套置于所述引气管套(2)内的限流嘴(3)及封闭所述引气管套(2)的第一端的顶盖(4),其中,
所述引气管套(2)设有与所述燃气轮机本体压气机的高压冷气贯通的多个通孔(21),且所述引气管套(2)的位于所述通孔(21)的下部设有一内凸圈(22);
所述引气管套(2)的第二端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燃气主流道(13)及所述机匣(9)与涡轮叶片(10)的叶尖间隙形成的叶尖流道(92)贯通;
所述限流嘴(3)的第一端设置有环形槽(37),所述限流嘴(3)与所述引气管套(2)之间形成均与所述通孔(21)及所述环形槽(37)贯通的间隙(17);
所述限流嘴(3)的第一端的端壁与所述顶盖(4)之间形成与所述间隙(17)贯通的第一气腔(32),所述限流嘴(3)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与所述第一气腔(32)贯通的盲孔(38)及与所述盲孔(38)的盲端侧向贯通的出气口(33);
所述出气口(33)可操作地与所述引气管套(2)的开口端贯通或错开,且所述出气口(33)可靠近或远离所述内凸圈(22),以改变所述出气口(33)的节流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嘴(3)的第一端为大径段的头部(34),所述头部(34)轴向地连接有小径段的杆部(35),其中,
所述头部(34)位于所述引气管套(2)的第一端,所述杆部(35)位于所述引气管套(2)的第二端,所述杆部(35)与所述引气管套(2)之间形成第二气腔(31),且所述通孔(21)通过所述第二气腔(31)与所述间隙(17)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嘴(3)还设置有调节孔(36),所述调节孔(36)设于所述杆部(35),且所述调节孔(36)可操作地与所述第二气腔(31)贯通或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35)的外周壁与所述内凸圈(22)相抵顶,所述盲孔(38)的盲端位于所述杆部(35),所述出气口(33)设置于所述杆部(35),且所述调节孔(36)位于所述头部(34)与所述出气口(3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一固定杯(61),所述固定杯(61)轴向设置于所述限流嘴(3)的正下方,所述固定杯(61)设有一个容纳所述限流嘴(3)的所述杆部(35)的收容腔(6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一固定环(62),所述固定环(62)固定套置于所述固定杯(61)的外周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一内法兰安装环(14),所述固定环(62)通过所述内法兰安装环(14)安装于所述燃气轮机的涡轮导向器(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固定管套(1),所述引气管套(2)固定套置于所述固定管套(1)内,且所述固定管套(1)设有与所述通孔(21)贯通的进气口(11),且所述通孔(21)通过所述进气口(11)与所述燃气轮机本体压气机的高压冷气贯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一外法兰安装环(5),所述固定管套(1)与所述外法兰安装环(5)焊接,所述外法兰安装环(5)通过多个螺钉(16)固定连接于所述机匣(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62)、所述引气管套(2)的开口端及所述外法兰安装环(5)之间形成有第一气流通道(7);所述内法兰安装环(14)与所述机匣(9)的端壁(91)之间形成有第二气流通道(8),所述引气管套(2)的所述开口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气流通道(7)、所述第二气流通道(8)与所述叶尖流道(92)及所述燃气主流道(13)贯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29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摩托车闭环电喷控制系统
- 下一篇:防滑不锈钢排气尾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