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卡合模块及其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7983.1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4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董清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块 及其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池卡合模块及其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及现代生活信息繁多,人们在此数字时代对于信息的需求与撷取过滤效率也益发重视。因此,各项移动通讯及数据处理所需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与设备相继产生,以提供人们更便捷与符合需求的使用方式。其中,膝上型/笔记本电脑为台式机/家用电脑的延伸,其为公认促进电子商务的科技产物之一,并且具有轻量化、薄型化、高可携度及低辐射性等诸多特性与研发趋势。因此,为达成前述技术推展与实现,各厂商无不竭尽所能于开发降低生产成本及消费者购买成本的各项相关配件及零组件,并且期许通过各项成本的降低与质量的提升,以主导市场价格、消费者偏好以及品牌忠诚度。
进一步针对笔记本电脑的电池而言,使用电池以提供电力为外接具有变压器的电源线之外的另一选择,而人们可借此享受到更无限制的使用便利性。其中,一般笔记本电脑主体与其相对应电池的连接方式不一而足,例如扣式、滑轨式、卡拴式以及枢接式等,并且前述相对应电池的尺寸与外型往往因电脑款式及其电池容置处而有多种变化与设计。以卡拴式的连接方式为例,目前电脑主体用以固定电池的卡拴一般需要设计左卡拴、右卡拴及卡勾等三套以上的模具,并不利于降低零件成本及组装工时。
发明内容
为解决已知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技术样态是一种电池卡合模块,其主要是将卡拴与卡扣结构直接一体成型,并将电子装置的壳体(例如,笔记本电脑的D件下盖)原本只是单纯滑动面的设计,改为有卡扣固定的结构,进而让一体成型的卡拴与卡扣结构能够直接组装至壳体。本实用新型的卡勾还进一步设计成具有悬臂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卡合模块容易组装。并且,通过具有悬臂的卡勾结构,在组装至壳体时还具有不易脱落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一种电池卡合模块应用于电子装置中。电子装置具有壳体。电池卡合模块用以将电池卡合至壳体的电池槽内。壳体具有滑槽位于电池槽的边缘。电池具有至少一卡拴孔。电池卡合模块包含卡拴、第二卡扣结构、第二挡止部以及弹性体。卡拴包含滑动块、卡合部以及第一卡扣结构。滑动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中,以使卡拴可移动于卡合位置与释放位置间。滑动块包含有第一挡止部。卡合部连接滑动块,且当卡拴位于卡合位置时,卡合部突出至电池槽中。第一卡扣结构设置于滑动块的边缘。第二卡扣结构设置于滑槽中并与第一挡止部相互卡扣。第二挡止部设置于壳体的内侧。第一卡扣结构穿入壳体内与第二挡止部相互卡扣。弹性体连接滑动块。当卡拴由卡合位置移动至释放位置时,弹性体储存弹性势能。当卡拴通过弹性势能而自释放位置移动至卡合位置时,卡合部卡合于电池的至少一卡拴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样态是一种电子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壳体、电池、卡拴、第二卡扣结构、第二挡止部以及弹性体。壳体具有电池槽与滑槽。滑槽位于电池槽的边缘。电池用以卡合至电池槽内。电池具有至少一卡拴孔。卡拴包含滑动块、第一卡扣结构以及卡合部。滑动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中,以使卡拴可移动于卡合位置与释放位置间,且滑动块包含第一挡止部。第一卡扣结构包含第一悬臂以及第一卡勾。第一悬臂设置于滑动块的边缘。第一卡勾设置于第一悬臂的末端。卡合部连接滑动块,且当卡拴位于卡合位置时,卡合部突出至电池槽中。第二卡扣结构包含限位部、第二悬臂以及第二卡勾。限位部设置于滑槽的边缘。第二悬臂的一端连接限位部并延伸至滑槽中。第二卡勾设置于第二悬臂的末端,用以卡扣第一挡止部。第二挡止部设置于壳体的内侧。第一悬臂穿入壳体内时,第一卡勾用以卡扣第二挡止部。弹性体连接滑动块。当卡拴由卡合位置移动至释放位置时,弹性体储存弹性势能。当卡拴通过弹性势能而自释放位置移动至卡合位置时,卡合部卡合于电池的至少一卡拴孔。
附图说明
图1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立体视图,其中电池尚未安装于电池槽中;
图2为图1中的壳体外侧靠近左侧滑槽的局部放大图;
图3A为图1中的左侧卡拴的立体视图;
图3B为图3A中的卡拴的另一立体视图;
图3C为图3B中的卡拴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的壳体内侧靠近左侧滑槽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的壳体外侧靠近右侧滑槽的局部放大图;
图6A为图1中的右侧卡拴的立体视图;
图6B为图6A中的卡拴的另一立体视图;
图6C为图6B中的卡拴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79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