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串联增力机构的机械手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1604.0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7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潘秀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 机构 机械手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力驱动螺旋、铰杆和杠杆三级串联增力机构的机械手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机械手在自动生产中应用广泛。目前,机械手夹持装置的驱动方式主要采用液压驱动式、气压驱动式和电驱动式。液压驱动式的优点是夹紧力大,便于自动控制系统压力及夹紧速度;主要缺点是工作过程中液压油易产生热和泄漏,从而引起火灾和对环境造成污染,能源利用率低下,夹紧速度不如气动装置快,系统故障较多。气压驱动式的优点是以空气作为传动介质,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夹持动作迅速,便于自动化控制,系统故障少,夹持后依靠压缩空气的势能,能够持续保持对被夹持工件的夹紧力,不再消耗能源,所以能量利率高;主要缺点是压缩空气容易泄露,所以系统压力较低(一般为0.4~0.7MPa),因而造成夹持力不可能很大。电驱动式以绿色、环保、易传输、易存储的电能作为能源,配合电机和运动转换机构,就可以实现机械手运动臂的运动。在机械传动中再利用串联组合机械增力机构对力的放大作用,可以大大增加机械手的夹持力;主要缺点是必须有一个机械自锁机构环节,以使得电动机断电后仍能保持对工件的夹紧力。
为了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串联增力机构的机械手夹持装置,机械手结构简单、紧凑、外围体积小,另外螺旋传动具有反向自锁功能,可以减轻机械手夹持工件后夹紧力保持机构的设计工作,可以使用在一些要求夹持力比较大的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串联增力机构的机械手夹持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串联增力机构的机械手夹持装置,主要包括电动机、联轴器、第一杠杆、第二杠杆、丝杆、螺母、第一铰杆和第二铰杆,所述电动机与通过联轴器与丝杆固定连接,所述螺母通过螺纹连接与丝杆相连接,所述第一杠杆与第二杠杆分别通过铰链与螺母相连接,所述第一铰杆通过铰链与第一杠杆相连接,所述第一铰杆通过铰链与第一杠杆相连接,所述第一杠杆与第二杠杆将工件夹持住。
进一步地,所述螺母包含有螺母本体与螺母滚动体,且所述螺母是中空的,所述丝杆在螺母的中空腔内来回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在联轴器上,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在联轴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铰杆和第二铰杆的理论压力角α为一个非线性的量,且越小越好。
进一步地,所述螺母、第一杠杆与第一铰杆为串联连接,所述螺母、第一杠杆与第一铰杆为串联连接,从而形成三级串联增力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串联增力机构的机械手夹持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外围体积小,另外螺旋传动具有反向自锁功能,可以减轻机械手夹持工件后夹紧力保持机构的设计工作,可以使用在一些要求夹持力比较大的场合。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串联增力机构的机械手夹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电动机,2、第一杠杆,3、第二杠杆,4、联轴器,5、丝杆,6、螺母,61、螺母本体,62、螺母滚动体,7、第一铰杆,8、第二铰杆,9、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所示,一种串联增力机构的机械手夹持装置,主要包括电动机1、联轴器4、第一杠杆2、第二杠杆3、丝杆5、螺母6、第一铰杆7和第二铰杆8,所述电动机1与通过联轴器4与丝杆5固定连接,所述螺母6通过螺纹连接与丝杆5相连接,所述第一杠杆2与第二杠杆3分别通过铰链与螺母6相连接,所述第一铰杆7通过铰链与第一杠杆2相连接,所述第一铰杆8通过铰链与第一杠杆3相连接,所述第一杠杆2与第二杠杆3将工件9夹持住,使之来回直线移动。此外,所述螺母6包含有螺母本体61与螺母滚动体62,且所述螺母6是中空的,所述丝杆5在螺母6的中空腔内来回移动。丝杆螺母传动结构紧凑,实现了旋转运动与直线运动之间的相互转换,且带有自锁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16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能源机动车发动机声音模拟装置
- 下一篇:端面轴封轧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