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铆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6961.6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6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占美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0 | 分类号: | B21D43/00;B21D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艺装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冲铆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管件的冲铆夹紧机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并且,在夹紧机构中一般仅有一个夹板可以沿纵向移动,管件冲铆后需要人工手动下料,无法通过成本较低的直线传送机构进行下料。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冲铆夹紧机构是单工位操作,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冲铆夹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冲铆夹紧装置出料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铆夹紧装置包括:上夹模,沿纵向可移动地设置,上夹模具有第一容纳槽;下夹模,沿纵向可移动地设置,下夹模具有第二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相互连通并形成用于夹持管件的空间。
进一步地,冲铆夹紧装置还包括:托模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的托模板,托模板具有支撑下夹模的第一位置和与下夹模分离的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冲铆夹紧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缸,其活塞杆头部与上夹模连接;第二驱动缸,其活塞杆头部与下夹模连接;第三驱动缸,其活塞杆头部与托模板连接,第三驱动缸驱动托模板沿水平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缸的活塞杆和上夹模之间设有上夹模滑块;第二驱动缸的活塞杆和下夹模之间设有下夹模滑块;冲铆夹紧装置还包括:上盖板,第一驱动缸的缸体固定设置在上盖板上;下盖板,第二驱动缸和第三驱动缸的缸体均固定设置在下盖板上;导向支撑轴,沿纵向连接在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并且,导向支撑轴为至少两根,导向支撑轴穿设在上夹模滑块的第一通孔中和下夹模滑块的第二通孔中。
进一步地,导向支撑轴和上夹模滑块的第一通孔之间设有第一导套,导向支撑轴和下夹模滑块的第二通孔之间设有第二导套。
进一步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加强肋板。
进一步地,托模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下盖板上的滑槽,滑槽由底板和与底板两侧连接的两块立板围成,托模板位于滑槽内。
进一步地,立板的顶端连接有向内凸出的盖板,盖板与底板之间形成导槽,托模板的两侧具有与导槽适配的凸沿。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缸为油缸;第二驱动缸和第三驱动缸为气缸。
进一步地,托模板呈凹形,其上朝向第二驱动缸的部位具有向内凹入的让位槽。
进一步地,上夹模和下夹模均为并行设置的两个,每个上夹模上均具有两个第一容纳槽,每个下夹模上均具有两个第二容纳槽。
进一步地,下夹模包括相互分离设置的第一下夹模和第二下夹模,第一下夹模和第二下夹模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容纳槽;上夹模朝向下夹模的表面具有凸块,凸块与第一下夹模和第二下夹模之间形成的凹槽对应配合。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冲铆夹紧装置的上夹模和下夹模均可以沿纵向移动,使用时,下夹模先沿纵向向上运动,下夹模到位后,管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通过直线传送机构或者手动)开始进料并停留在下夹模的第二容纳槽内,上夹模开始沿纵向向下运动,直至运行到上夹模与下夹模相接触,这时管件在上夹模的压力下夹紧。之后进行管件的冲铆过程(管件冲喇叭口),管件冲铆后,管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出料,出料时上夹模和下夹模均可以返回至使用前的位置,这样,在管件返回过程中,不会对冲铆后的管件产生阻挡,从而方便管件的出料。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铆夹紧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冲铆夹紧装置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冲铆夹紧装置的主视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1的冲铆夹紧装置的托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结合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冲铆夹紧装置,包括上夹模10和下夹模20,上夹模10沿纵向可移动地设置,上夹模10具有第一容纳槽;下夹模20沿纵向可移动地设置,下夹模20具有第二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相互连通并形成用于夹持管件M1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69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经济数据智能分析操作控制台
- 下一篇:消弧及过电压保护装置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