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力船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5855.9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0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彦 |
主分类号: | B63H16/18 | 分类号: | B63H1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李本源 |
地址: | 056002 河北省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力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力船。
背景技术
目前的人力驱动船一般分为两种:手动划桨船和脚踏驱动船。手动划桨船是由人双手滑动船桨驱使船行驶,一般手臂较之腿部更容易疲劳,且驱使过程中,占用了双手而无法进行其他操作;脚踏驱动船如图7所示,其主要是由前、后脚踏驱动系统驱使螺旋桨转动,进而驱使船前行,此类脚踏船能够有效的解放双手,且相对划桨船更加省力,但仍存在需改进之处:如解放的双手未有效的利用起来;转向舵需要由专人在船尾进行操作;只能锻炼腿部,对手臂无法达到健身效果;趣味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力船。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的脚踏船基础上,增设了手驱动助力系统,能够单独通过脚踏驱使或者手动驱使船行驶,也可以通过脚踏、手动同时驱使船行驶,提高了驾驶效率、健身效果,增加了驾驶的乐趣。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力船,它包括船体、螺旋桨、转向舵和后踏板驱动系统,所述螺旋桨安装在船体的尾部或两侧,所述转向舵安装在船体尾部,所述后踏板驱动系统安装在船体内,且后踏板驱动系统驱动螺旋桨,它还包括后助力系统,所述后助力系统为手驱动曲柄连杆式结构,其安装在后踏板驱动系统上。
进一步的,所述后踏板驱动系统包括后踏板机构、后中轴和后主动齿盘,所述后踏板机构安装在后中轴的两端部,所述后主动齿盘通过棘轮结构套装在后中轴上,且后主动齿盘通过转向机构驱动螺旋桨。
进一步的,所述后助力系统包括后曲柄链轮、后驱动杆、后连杆和后从动齿盘,所述后连杆的一端绞装在后驱动杆上,其另一端轴接在后曲柄链轮的后曲柄上;所述后从动齿盘通过棘轮结构套装在后中轴上,其内套体与后主动齿盘的外套体固定连接,且后从动齿盘与后主动齿盘的棘轮结构方向相反设置;所述后曲柄链轮和后从动齿盘通过链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驱动杆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转向舵。
进一步的,它还包括前踏板驱动系统,所述前踏板驱动系统包括前踏板机构、前中轴和前主动齿盘,所述前踏板机构安装在前中轴的两端部,所述前主动齿盘通过棘轮结构套装在前中轴上,前主动齿盘通过链条连接后主动齿盘,且前主动齿盘与后主动齿盘的棘轮结构方向相同设置。
进一步的,它还包括前助力系统,所述前助力系统为手驱动曲柄连杆式结构,其安装在前踏板驱动系统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助力系统包括前曲柄链轮、前驱动杆、前连杆和前从动齿盘,所述前连杆的一端绞装在前驱动杆上,其另一端轴接在前曲柄链轮的前曲柄上;所述前从动齿盘通过棘轮结构套装在前中轴上,其内套体与前主动齿盘的外套体固定连接,且前从动齿盘与前主动齿盘的棘轮结构方向相反设置;所述前曲柄链轮和前从动齿盘通过链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曲柄链轮和后连杆驱动的上死点、下死点处分别装置有后过死点装置,所述后过死点装置由弹片构件或者永磁体构件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前曲柄链轮和前连杆驱动的上死点、下死点处分别装置有前过死点装置,所述前过死点装置由弹片构件或者永磁体构件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有:
1、 本实用新型通过手驱动和脚蹬双力同时驱动,或者单力驱动,船行驶速度快,尤其在逆流航行时,省时省力;
2、 本实用新型在驾驶的过程中,通过推拉驱动杆,能够锻炼上肢,强身健体的同时还增加了骑乘的趣味性;
3、 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助力系统的驱动杆直接操控转向舵,提高了骑乘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从动齿盘的棘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主动齿盘的棘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传动示意图;
图7为现有的脚踏船结构示意图;
其中:1、船体,11、螺旋桨,12、转向舵,2、后踏板驱动系统,21、后踏板机构,22、后中轴,23、后主动齿盘,24、转向机构,3、后助力系统,31、后曲柄链轮,32、后驱动杆,33、后连杆,34、后从动齿盘,35、后曲柄,4、前踏板驱动系统,41、前踏板机构,42、前中轴,43、前主动齿盘,5、前助力系统,51、前曲柄链轮,52、前驱动杆,53、前连杆,54、前从动齿盘,55、后曲柄,6、传动机构,71、后过死点装置,72、前过死点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彦,未经李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58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网格交叉散热栅的LED灯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LED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