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运输车的液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3725.6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5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凤明;闫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兴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12 | 分类号: | B65D88/12;B65D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睿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96 | 代理人: | 龚海军;何秀明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运输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运输车,尤其是具有多个储液舱的液体运输车的液罐。
背景技术
目前,罐式车辆有时需要运输两种液体(例如两种油品),罐体内部结构需要设计成两舱或多舱,传统的两舱布置为前后布置或左右布置。一般按顺序装液体,即装满一舱再装另一舱。在装液体过程中,如果舱是左右布置,即出现轮荷不均;如果舱是前后布置,即出现轴荷不均;二者均对车辆寿命造成影响,关键是更影响行车安全。
因此,在两种液体运输中,需要一种时刻满足车辆质心位置不发生变化的液体运输车的液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体运输车的液罐,使运输两种液体的罐式车辆在装液体、卸液体和运输液体时质心位置不发生变化,实现左右轮荷和前后轴荷均衡,提高罐式车辆运输两种液体介质时的整车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运输车的液罐,包括罐体、前后舱导通管及隔舱板;在液罐内设有沿罐体长度方向上前后对称的隔舱板,所述隔舱板将罐体内部分隔为前侧舱、中间舱和后侧舱,前侧舱的形状和尺寸与后侧舱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前侧舱的容积和后侧舱的容积相等;在罐体下部罐内正中设有连通前侧舱和后侧舱的前后舱导通管。
在上述方案中,前侧舱和后侧舱装有同一种液体,中间舱装有另一种液体。通过前后舱导通管将前侧舱液体和后侧舱液体贯通,实现装液体时前侧舱液体向后舱流、卸液体时后侧舱液体向前舱流、运输过程中前侧舱和后侧舱液体贯通,从而实现装液体和卸液体时前侧舱和后侧舱都有相同容积的液体,左右轮荷和前后轴荷均衡。
此外,在前侧舱下部设有与前侧舱相连接的第一导流槽,在与第一导流槽相连接的前侧舱下部开有一个或二个以上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与第一导流槽连通,使前侧舱和后侧舱的液体与第一导流槽的液体贯通。或者,在后侧舱下部设有与后侧舱相连接的第一导流槽,在与第一导流槽相连接的后侧舱下部开有一个或二个以上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与第一导流槽连通,使前侧舱和后侧舱的液体与第一导流槽的液体贯通。
在中间舱下部设有与中间舱相连的第二导流槽,在与第二导流槽相连接的中间舱下部开有一个或二个以上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与第二导流槽连通,使中间舱液体与第二导流槽液体贯通。可选地,在中间舱下部偏离罐体底部中心45mm设有与中间舱相连接的第二导流槽。
所述第一孔为二个孔,所述第一孔的直径为120-140mm,所述第二孔为三个,所述第二孔的直径为120-140mm。
第一导流槽下部焊接第一进出液体口法兰,第一进出液体口法兰与装第一种液体的管路系统相连,进行液罐前后舱的装液体和卸液体。第二导流槽下部焊接第二进出液体口法兰,第二进出液体口法兰与装第二种液体的管路系统相连,进行液罐中间舱的装液体和卸液体。
前后舱导通管与隔舱板双面角焊,前后舱导通管与中间舱全部满焊,前后舱导通管与中间舱液体密封。从而,能保征前侧舱液体和后侧舱液体与中间舱液体之间不会发生污染。
液罐由罐体下部的罐座支撑并固定在汽车底盘系统之上,沿罐体长度方向在前侧舱、中间舱及后侧舱各设有横向防波板。在前侧舱、中间舱及后侧舱的上部各设有人孔,方便罐体制作和使用中进行罐内检修。在人孔盖板上装有观测孔和呼吸阀,人孔盖板上的呼吸阀用于装液体时排出空气,在卸液体时吸入空气,以防止罐内形成真空。
所述液罐可以为油罐,所述管路系统为油路系统。
由于前侧舱和后侧舱已经实现了前后轮荷和轴荷均衡,而中间舱在液罐中间,因此,这种结构,可以保征,无论罐内前侧舱和后侧舱装液体,还是罐内中间舱装液体,甚至罐内前侧舱和后侧舱、中间舱同时装液体过程中,罐体质心水平位置不发生变化,轴荷与轮荷满是设计要求,最终达到安全行车。从本质上解决了目前国内外车载双品种液体的罐式车辆,在装、卸、运过程中,轮荷或轴荷比例不均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应说明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示意地示出了一些实施例,而没有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罐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去掉罐座后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图1中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兴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兴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37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戒指
- 下一篇:一种球磨机用锥齿衬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