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均压式深度抑制工频续流电弧防雷间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7351.5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4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巨丰;王嬿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巨丰;王嬿蕾 |
主分类号: | H01B17/46 | 分类号: | H01B17/46;H01B17/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压式 深度 抑制 工频续 流电 防雷 间隙 装置 | ||
1.一种均压式深度抑制工频续流电弧防雷间隙装置,包括接地侧灭弧装置、分别通过固定装置安装于线路绝缘子串(1)两端的接地侧金具(2)和导线侧金具(14);所述接地侧灭弧装置安装在接地侧金具(2)的另一端;所述接地侧灭弧装置包括信号采集装置(11)、外侧设有憎水性裙边(10)、绝缘密封壳体(5)、气体发生装置(6)和灭弧腔(9),气体发生装置(6)置于绝缘密封壳体(5)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侧金具(2)的另一端设有连接细管(3);所述接地侧灭弧装置还包括非金属材料接地极(12),非金属材料接地极(12)的一端通过Z型连接金具(4)与接地侧金具(2)上的连接细管(3)镶嵌连接,非金属材料接地极(12)的另一端与信号采集装置(1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压式深度抑制工频续流电弧防雷间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侧金具(14)的另一端安装有导线侧灭弧装置;导线侧灭弧装置包括非金属材料导线极(13)、外侧设有憎水性裙边(10)的绝缘密封壳体(5)、信号采集装置(11)、气体发生装置(6)和灭弧腔(9);所述非金属材料导线极(13)的一端与导线侧金具(14)通过内螺纹可靠连接,并与信号采集装置(11)相连接;气体发生装置(6)安装在非金属材料导线极(13)的周围,与信号采集装置(1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压式深度抑制工频续流电弧防雷间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腔(9)的喷气口处设有内置金属引弧环(8)。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均压式深度抑制工频续流电弧防雷间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6)包括灭弧气丸(19)和气丸绝缘底座(20);在气丸绝缘底座(20)上设有触发电极(18),在灭弧气丸(19)上设有短路环(21);触发电极(18)与信号采集装置(1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均压式深度抑制工频续流电弧防雷间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侧灭弧装置的气体发生装置(6)在绝缘密封壳体(5)内沿轴向叠加布置且内部装有内嵌铁片(15);所述接地侧灭弧装置的绝缘密封壳体(5)设有强磁体(16)和切换金属片(17),在输电线路发生一次雷击时,气体发生装置(6-1)启动进行灭弧,然后脱离接地侧灭弧装置,气体发生装置(6-2)下落至之前气体发生装置(6-1)的位置,气体发生装置(6-3)下落至之前气体发生装置(6-2)的位置,气体发生装置(6-2)的内嵌铁片(15)与强磁体(16)吸合,气体发生装置(6-2)的触发电极(18)与信号采集装置(11)形成可靠连接,完成一次雷击灭弧,同时也为第二次灭弧做好了准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压式深度抑制工频续流电弧防雷间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发生装置(6)前端具有数码标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压式深度抑制工频续流电弧防雷间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地侧灭弧装置的灭弧腔(9)外侧设有外波纹(7)。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压式深度抑制工频续流电弧防雷间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金属材料接地极(12)和非金属材料导线极(13)组成保护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巨丰;王嬿蕾,未经王巨丰;王嬿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735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