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椅翻转机构和车辆的可翻转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1799.4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3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宁;谷伟兴;安鉴民;张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30 | 分类号: | B60N2/3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郭晓东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翻转 机构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具有可翻转座椅的车辆的座椅翻转机构和车辆的可翻转座椅。
背景技术
当今汽车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大汽车厂商都在设计上下足了功夫,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汽车设计开始越来越注重小的细节。更有甚者在细节上做到了极致,小到汽车内部的扶手,大到后部的行李舱,尽可能的做到让消费者舒心满意。
传统车辆中,可翻转座椅能够通过座椅翻转支架被放下呈水平状态供使用者坐于其上,也可以在无人使用时被翻转起来呈竖直向上状态。可翻转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座椅翻转支架,在座椅本体呈水平状态时,座椅翻转支架呈竖直向上状态,而在座椅本体呈竖直向上状态时,座椅翻转支架呈水平状态。
现有座椅翻转支架仅仅为一个翻转机构,在座椅呈水平状态时,其下方设置一个锁止机构来固定座椅本体。而在座椅本体呈竖直向上状态时并无固定结构将其固定在竖直位置,在发生震动或其他一些情况时容易自动翻转下来,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座椅翻转机构和车辆的可翻转座椅,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的座椅翻转机构,包括座椅翻转支架、连接支架、底座,锁扣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车辆的地板,所述连接支架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座椅翻转支架枢转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架的上端,所述定位装置固定于所述座椅翻转支架并包括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锁扣装置包括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支架枢转的锁扣部,所述锁扣部的锁扣端能够伸入所述第一开孔或所述第二开孔以将所述座椅翻转支架固定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位置为竖直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水平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锁扣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架的连接部,所述锁扣部枢转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锁扣端具有第一凹槽,所述锁扣端伸入所述第一开孔后所述第一开孔的边沿抵接所述第一凹槽,以防止所述座椅翻转支架翻转。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锁扣端具有第二凹槽,所述锁扣端伸入所述第二开孔后所述第二开孔的边沿抵接所述第二凹槽,以防止所述座椅翻转支架翻转。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能够提供弹力将所述锁扣端压入所述第一开孔或所述第二开孔的弹性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锁扣装置还包括固定销,固定销穿过弹性元件和锁扣部,并安装于连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为U型定位板,所述第一开孔设置在所述U型定位板其中一侧壁的上部,所述第二开孔设置在所述U型定位板的U型底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的可翻转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座椅翻转机构,所述座椅翻转机构为前述的座椅翻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翻转机构和车辆的可翻转座椅能实现在不同翻转角度固定座椅本体,不仅能够在座椅本体位于竖直状态时对其进行固定,防止座椅翻转掉落伤人,同时也能在座椅本体位于水平位置时对座椅本体的位置起到加固作用,在现有的锁止机构失效的情况下起到二级防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座椅翻转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座椅翻转机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座椅翻转机构中U型铁片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座椅翻转机构的座椅翻转支架位于第一位置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座椅翻转机构的座椅翻转支架位于第二位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17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商务车加座装置
- 下一篇:座椅调角器的传力杆轴向限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