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沉淀式藻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6673.0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8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明;张小龙;孙阳;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德林海藻水分离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B02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 水分 装置 | ||
1.沉淀式藻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提升泵、剪切粉碎装置和絮凝沉淀分离池,所述絮凝沉淀分离池还与加药装置连接,所述絮凝沉淀分离池依次包括进水口、混合区、絮凝区、沉淀区、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式藻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粉碎装置包括定转子结构,所述定转子结构包括定子、转子和在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之间形成的工作区,多个所述转子形成圆环状,每两个所述转子之间形成所述剪切分离装置的进口,多个所述定子形成圆环状,每两个所述定子之间形成所述剪切分离装置的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淀式藻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淀分离池进水口设于所述絮凝沉淀分离池的前端的上部,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絮凝沉淀分离池的后端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沉淀式藻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淀分离池从前向后依次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端固定,所述第一隔板左右两端固定于所述絮凝沉淀分离池的两侧,所述第一隔板的下端与所述絮凝沉淀分离池的下端形成空隙,所述第二隔板下端固定,所述第二隔板的左右两端固定于所述絮凝沉淀分离池的两侧,所述第二隔板的上端低于所述絮凝沉淀分离池中的水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沉淀式藻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絮凝沉淀分离池的前端板形成混合区,所述混合区中设有混合搅拌器,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形成絮凝区,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絮凝沉淀分离池的后端形成沉淀区,所述沉淀区底部设有排渣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德林海藻水分离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德林海藻水分离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66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