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的动力总成的悬置结构和悬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3763.2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6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启涛;张虎;蒋浩中;谭友建;李元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B60K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董彬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动力 总成 悬置 结构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的动力总成的悬置结构和包括该悬置结构的悬置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的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和变速箱,车架和动力总成通过悬置系统互相连接,以保证动力总成和整车一起运动。
图1和图2中所示的是一种常用的悬置系统的支撑形式。如图所示,动力总成50的壳体51上从前往后(即,图中的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点A、第二支撑点B、第三支撑点C和第四支撑点D。悬置系统通常包括第二悬置结构20和第三悬置结构30,第二悬置结构20和第三悬置结构30分别支撑在动力总成50的质心M两侧。
如图1中所示,第二悬置结构20和第三悬置结构30支撑在第一支撑点A和第三支撑点C,或者如图2中所示,利用连接板将第二支撑点B和第三支撑点C连接起来,然后将第二悬置结构20支撑在第一支撑点A处,将第三悬置结构30支撑在连接板70的中点处上。如图3所示,第二悬置结构20包括刚性的第一支架21,该第一支架21的一端与壳体51相连,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缓冲块22。第一支架21通过第一缓冲块22与车架40相连,从而起到缓冲和减振的作用。
但是,在图1所示的情况中,动力总成50只在第一支撑点A和第三支撑点C处得到支撑,在车辆受到冲击(例如,路面激励)时容易导致壳体51开裂、损坏。同样地,在图2中所示的情况中,第四支撑点D空置,第一支撑点A和连接板的中点过于靠近动力总成50的前部,动力总成50后部悬空过长,导致在受到冲击时,振动幅度过大,支撑点的附加弯矩增加,容易使壳体达到疲劳极限,造成壳体51疲劳损伤。如果在壳体51上设置两个以上的支撑则会造成过约束,更容易使壳体51受到损伤。
因此,如何对动力总成进行充分支撑且不损坏壳体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动力总成的悬置结构和悬置系统,包括所述悬置结构的悬置系统既能够充分支撑动力总成,又不会损坏动力总成的壳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的动力总成的悬置结构,所述动力总成包括壳体,所述悬置结构用于将所述壳体与所述车辆的车架相连,其中,所述悬置结构包括上连接部和设置在该上连接部两端的第二缓冲件,所述上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壳体相连,并且所述上连接部的至少与所述壳体相连的部分具有弹性,所述第二缓冲件用于与所述车架相连。
优选地,所述上连接部包括连杆、第一缓冲件和下连接部,所述第一缓冲件设置在所述连杆的中部并与所述下连接部的一侧相连,所述下连接部的另一侧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第二缓冲件设置在所述连杆两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件为螺旋弹簧,该第一缓冲件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弹簧护套,以分别与所述连杆和所述下连接部相连。
优选地,所述下连接部包括第一下连接部和第二下连接部,所述第一下连接部包括互相连接的上臂和下臂,该上臂和下臂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第二下连接部的上部与所述上臂连接,所述第二下连接部的下部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第一缓冲件下端的所述弹簧护套与所述下臂固定连接,且该下臂朝向所述第二下连接部的上部延伸,以使所述第一缓冲件位于所述上臂和所述第二下连接部的上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下连接部上设置有置有第一腰形孔,该第一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缓冲件的伸缩方向一致,所述上臂上设置有第二腰形孔,该第二腰形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腰形孔的延伸方向,所述悬置结构还包括紧固件,该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腰形孔和所述第二腰形孔将所述第一下连接部和所述第二下连接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连接部为板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的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该悬置系统包括第一悬置结构,第二悬置结构和第三悬置结构,所述第一悬置结构、所述第二悬置结构和所述第三悬置结构中的两个支撑在所述动力总成的壳体前后两端部与所述车架相连,另一个支撑在所述壳体的中部与所述车架相连,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悬置结构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车辆的动力总成的悬置结构,所述上连接部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第二缓冲件与所述车架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二悬置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两侧的两个刚性的第一支架,该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动力总成的壳体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车架相连的第一缓冲块,所述第三悬置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两侧的两个刚性的第二支架,该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车架相连的第二缓冲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件的轴线通过所述动力总成的旋转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37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急转弯处车辆通过提示喇叭
- 下一篇:一种双点衬布生产用紫光灯验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