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客车大圆弧弯曲间壁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9766.5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2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石永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海天轨道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客车 圆弧 弯曲 间壁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客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制作大圆弧弯曲间壁板的模具。
背景技术
制作铁路客车中的大圆弧弯曲间壁板时通常使用模具进行压制,由于大圆弧弯曲间壁板尺寸较大,因此模具的尺寸也很大。加工制作间壁板的模具时不仅需要消耗大量材料,成本高昂,浪费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加工好的模具也难于搬动,进一步增加了生产制作过程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骨架结构搭建的模具,在受力较大的部分予以加固填充,结构稳定,在保证成型效果的基础上,节省制作模具的材料,减轻模具重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铁路客车大圆弧弯曲间壁成型模具,由上模具和下模具组成,其中上模具包括上模间隔板、上模顶板、第一上模底板和第二上模底板;所述上模间隔板底部为弧形,两侧具有第一底板凹槽和第二底板凹槽;上模间隔板至少有两块,上模顶板与各上模间隔板的顶边垂直连接,第一上模底板设置在第一底板凹槽中并与各上模间隔板垂直连接,第二上模底板设置在第二底板凹槽中并与各上模间隔板垂直连接;所述上模间隔板间隔排列,各上模间隔板中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中设置有上模支撑板,所述上模支撑板位于上模间隔板的中轴线上且与上模间隔板垂直连接;上模间隔板的间隙底部填塞着上模弧部支撑件,所述上模弧部支撑件底部与上模间隔板的底部圆弧段形状一致;所述上模弧部支撑件上具有凹槽,上模支撑板的下端能够伸入该凹槽中与上模弧部支撑件相抵;所述下模具包括下模间隔板、第一下模顶板、第二下模顶板、第一下模侧板、第二下模侧板以及下模底板;下模间隔板顶边形状与上模间隔板底边形状一致,顶边两侧具有第一顶板凹槽和第二顶板凹槽;所述下模间隔板至少有两块,第一下模顶板设置在第一顶板凹槽中并与各下模间隔板垂直连接,第二下模顶板设置在第二顶板凹槽中并与各下模间隔板垂直连接;第一下模侧板和第二下模侧板分别与下模间隔板的两条侧边垂直连接,下模底板与下模间隔板的底边垂直连接;下模间隔板的间隙底部填塞有下模弧部支撑件,下模弧部支撑件顶部与下模间隔板的顶边圆弧段形状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底板凹槽的形状与第一上模底板横截面形状相同的,第二底板凹槽的形状与第二上模底板横截面形状相同,第一上模底板和第二上模底板的表面与所述上模间隔板底部的弧形边形成平滑的过渡;第一顶板凹槽的形状与第一下模顶板横截面形状相同,第二顶板凹槽的形状与第二下模顶板横截面形状相同,第一下模顶板和第二下模顶板的表面与所述下模间隔板顶部的弧形边形成平滑的过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各上模弧部支撑件分别与第一上模底板和第二上模底板边缘垂直连接;各下模弧部支撑件分别与第一下模顶板和第二下模顶板边缘垂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模间隔板的数量与上模间隔板的数量相等,下模间隔板之间的排列间隙与上模间隔板之间的排列间隙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模间隔板的数量和上模间隔板的数量均为10块,所述下模弧部支撑件和上模弧部支撑件的数量均为80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 使用具有间隙的支撑结构,结构稳固,节约材料。
2. 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廉,加工难度低,加工周期短,利于产业化,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成型模具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成型模具中上模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成型模具中上模弧部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成型模具中下模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成型模具中下模弧部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上模间隔板和上模支撑板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上模具, 11-上模间隔板,12-上模顶板,13-第一上模底板,14-第二上模底板,15-上模支撑板,16-上模弧部支撑件,17-凹槽,18-第一底板凹槽,19-第二底板凹槽,2-下模具,21-下模间隔板,22-第一下模顶板,23-第二下模顶板,24-第一下模侧板、25-第二下模侧板,26-下模底板,27-下模弧部支撑件,28-第一顶板凹槽,29-第二顶板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海天轨道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海天轨道车辆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97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