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式凸轮控制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4983.X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5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饶成明;王骏;蒋兆军;陈玉平;张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12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式 凸轮 控制器 检测 装置 | ||
1.一种机械式凸轮控制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平台(1)、驱动机构(2)、码盘(3)、运动监测信号发生器(4)、支架(5)、法兰盘(6)、调节支架(7)、编码器(8)、机械式凸轮控制器(9)、联轴器(10)、光电信号接收器(15)、光电位置传感器(16)、锁紧螺栓及支架(17);
机械式凸轮控制器(9)由锁紧螺栓及支架(17)固定在基础平台(1)上;光电信号接收器(15)固定在机械式凸轮控制器(9)的轴承座(21)上;光电位置传感器(16)固定在机械式凸轮控制器(9)的底座(22)上,每个光电位置传感器(16)对准机械式凸轮控制器(9)的一个凸轮组(19);每个凸轮组(19)与一个开关触头(18)构成运动副;
码盘(3)镶套在机械式凸轮控制器(9)的凸轮轴(20)的一端,码盘(3)外圈角齿嵌入运动监测信号发生器(4),运动监测信号发生器(4)由支架(5)固定在基础平台(1)上;驱动机构(2)由法兰盘(6)固定在基础平台(1)上,驱动机构(2)与套有码盘(3)的机械式凸轮控制器(9)的一端通过联轴器(10)相连接;编码器(8)由调节支架(7)固定在基础平台(1)上,编码器(8)与机械式凸轮控制器(9)的凸轮轴(20)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10)相连接;驱动机构(2)、机械式凸轮控制器(9)和编码器(8)处于同一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械式凸轮控制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与机械式凸轮控制器(9)由刚性联轴器(10)相连接;所述编码器(8)与机械式凸轮控制器(9)由柔性联轴器(10)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械式凸轮控制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8)为增量式光电编码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械式凸轮控制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监测信号发生器(4)、光电信号接收器(15)、开关触头(18)和编码器(8)分别通过传输线(11)与控制系统(13)连接,所述控制系统(13)连接用于按键输入的按键电路(14)和用于显示测试结果的显示系统(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机械式凸轮控制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监测信号发生器(4)采集机械式凸轮控制器(9)的曲轴状态信息并输入控制系统(13);所述光电信号接收器(15)采集机械式凸轮控制器(9)的凸轮组开关位置信息并输入控制系统(13);所述开关触头(18)将开关开合信号输入控制系统(13);所述编码器(8)采集机械式凸轮控制器(9)的曲轴角速度信息并输入控制系统(13)。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机械式凸轮控制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13)的具体电路结构如下:
包括5V~3.3V转换芯片(U1)、STM主控芯片(U2)、液晶屏背光控制芯片(U3)、光耦电路(U4~U17)、JLINK调试接口(P1)、5V电源输入接口(P2)、LCD显示屏接口(P3)、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接口(P4)、串行接口(P5)以及检测信号接口(P6~P8);
5V电压通过所述5V电源输入接口(P2)输入,经5V~3.3V转换芯片(U1)转换为3.3V电压,为整个电路提供电源;STM主控芯片(U2)内部存有针对检测的控制程序;液晶屏背光控制芯片(U3)用于控制外接的显示系统液晶屏的背光;光耦电路(U4~U17)用来隔离各种干扰信号,光耦电路(U4~U17)的另一侧添加12V外接电源,为外部被测机械式凸轮控制器提供单独电源,并与内部3.3V供电相隔开;JLINK调试接口(P1)用于STM主控芯片(U2)控制程序的调试;LCD显示屏接口(P3)用于将STM主控芯片(U2)送出的数据传输到外接的显示系统;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接口(P4)用于采集曲轴角速度并实现编码;串行接口(P5)用于向电脑或外设传输数据以及实现检测数据的保存和打印;检测信号接口(P6~P8)用于采集开关信息以及凸轮组位置信息,并传输到STM主控芯片(U2)完成数据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498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有载分接开关的引线结构
- 下一篇:通信系统的采样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