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轮圈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0743.0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6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木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木榮 |
主分类号: | B60B1/04 | 分类号: | B60B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轮圈 组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自行车轮圈组合装置,尤指一种结构简单,且可提供辐条快速且便利拆、组的自行车轮圈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相当普遍被使用的交通工具,且自行车不但可为运输工具同时又为娱乐竞赛运动所使用。因此,不论自行车是用于娱乐、运输或竞赛等方面,自行车工业都在不断地改进自行车的各种不同组件。
其中,被不断广泛重新设计的组件便是自行车车轮结构,现有的车轮组结构主要由外围的轮圈、中心轮毂及连结于轮圈与轮毂之间的数个幅条所形成,该轮圈内壁穿设数个穿孔,且各幅条一端固接于轮毂,而幅条另一端穿设穿孔至轮圈内,并利用一固定件与幅条相互锁接固定。
但由于轮圈在加工时,经常因为有误差而导致轮圈的穿孔偏斜,加上固定件锁紧螺帽后,其与轮圈内壁接合的接合面呈一平面,导致固定件无法与轮圈的穿孔完全贴合,严重者造成偏斜受力不平均,进而无法对准轮轴中心,造成轮圈整体的结构不稳定,而使得骑乘者于骑乘过程中安全性低。
另外,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M427289『黏固式轮圈结构』,其包括一轮圈本体、数个具固定张力的幅条、一花毂及数个黏固件,其中:该轮圈本体,其内缘环设有数个间隔排列的接合槽;该花毂,其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花盘部及一第二花盘部,该第一花盘部及第二花盘部表面环设有数个插置槽;该数个幅条,其一端组接于接合槽,另一端组接于插置槽;该数个黏固件,其分别设于接合槽及插置槽内缘,并分别与组接于接合槽及插置槽内的辐条相互黏接。
现有技术『黏固式轮圈结构』,其借由将幅条黏合于接合槽内,使得幅条紧固于轮圈上,借以改善现有具穿孔的轮圈,但是,该固定件无法与轮圈的穿孔完全贴合,而造成偏斜受力不平均,导致骑乘具有相当的危险程度的缺点。
但,该黏固件是树脂、白胶或具有黏性的其它材质,其车体于骑乘过程中,轮组受震动或幅条受张力影响,而使得黏固件容易自轮圈内脱落,造成幅条与轮圈的结合程度差,即需经常整修及固定保养轮圈,如此造成使用者的不便,同时骑乘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另外,幅条于长期使用后易损坏,以致于需进行汰换时,幅条与轮圈以黏固件紧固,只能利用溶剂溶解黏固件,或用其它的方式将幅条自轮圈内拔离,方能进行替换,其造成使用者于组、拆时的不便。
因此,有必要加以研发具有简单、方便组拆幅条,且固定件能够紧固的连接幅条及轮圈,使得固定件于自行车行驶的过程中,不容易偏摆而影响骑乘安全的自行车轮圈组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幅条与轮圈组设的方式较为复杂,且不利于拆、组幅条于轮圈的缺点,而提供一种自行车轮圈组合装置,其具有简单、方便组拆幅条,且固定件能够紧固的连接幅条及轮圈,使得固定件于自行车行驶的过程中,不容易偏摆而影响骑乘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行车轮圈组合装置,其包括一轮圈、一车轮毂及数个幅条,其中:
该轮圈内侧设有数组接件,各组接件设有一组设于轮圈内的内埋端,以及一外露于轮圈内侧的结合端;
各幅条设有一组设于车轮毂的固设端,且于另一端设有一与组接件的结合端相互卡固的卡固槽;
据此,借由幅条的卡固槽与组接件的结合端相互卡固定位,借以达到快速拆、组幅条及简易替换幅条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包括下列技术特征:
1.该卡固槽设置于幅条一侧,且卡固槽对应轮圈两侧设置,而相邻的幅条的卡固槽设置于相对侧,且相反侧向扣抵于组接件的结合端。
2.该数个幅条包括数个正幅条及数个反幅条,该卡固槽分别设于各正幅条一侧,及各反幅条一侧,而相邻的正幅条之间设有该数个反幅条,且正幅条及反幅条分别由轮圈的相反侧侧向扣抵于组接件的结合端。
3.进一步包括一接合件,该接合件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螺合端及一第二螺合端,而该车轮毂外周设有一对应第一螺合端的螺合槽,该幅条的固设端对应第二螺合端设有一相互锁设的螺设槽。
4.该组接件于结合端及内埋端之间设有一连结段,而连结段的横向截面积小于结合端及内埋端的横向截面积。
5.该结合端对应内埋端的端面,由两侧往连结段的方向逐渐内凹,而该结合端对应车轮毂的端面呈凸向车轮毂的弧凸面。
6.该幅条的卡固槽包括一靠近固设端的扣槽,及一自扣槽往幅条末端开通的连通槽,该扣槽的截面积大于连通槽的截面积,而该组接件的结合端扣抵于扣槽内,且该连结段穿扣入连通槽。
7.该轮圈包覆组接件的内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木榮,未经李木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07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强夯机
- 下一篇:一种螺杆式防盗启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