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动力电池温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0460.8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6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韩尔樑;张守中;刘信奎;潘凤文;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20/00 | 分类号: | B60W20/00;B60W10/26;B60W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汽车 及其 动力电池 温控 系统 | ||
1.一种用于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包括内置有电子组件(12)的电池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10)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外界气体经用于给所述汽车的发动机(4)提供气体的增压系统和设置于车体上的空气压缩系统两者之一后,可连通所述电池箱(10)的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系统包括发动机涡轮增压器(2)、空气滤清器(1)和中冷器(3),当电池箱(10)处于预热状态时,所述增压器(2)的第一进气口连通所述空气滤清器(1)的出气口,所述空气滤清器(1)的进气口连接外界空气;所述增压器(2)的第一出气口连通中冷器(3)的进气口,所述中冷器(3)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电池箱(10)的进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5)和储气罐(7),当所述电池箱(10)处于降温状态时,所述储气罐(7)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电池箱(10)的进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7)、所述中冷器(3)、所述电池箱(10)三者连通管道上设置有三通电控阀(8);当所述电池箱(10)处于预热状态时,所述中冷器(3)的出气口与所述电池箱(10)的进气口通过所述三通电控阀(8)连通,所述储气罐(7)与所述电池箱(10)的连通管路断开;当所述电池箱(10)处于降温状态时,所述储气罐(7)的出气口与所述电池箱(10)的进气口通过所述三通电控阀(8)连通,所述中冷器(3)与所述电池箱(10)的连通管路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所述中冷器的出口气体温度T2和压强P2、空气压缩机的出口气体温度T3和压强P3、电子组件的平均温度Tm、外界大气压力Pa各信号的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各所述信号,发送控制指令于所述三通电控阀(8),以控制所述三通电控阀(8)的相应阀口的开启或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和整车控制器HCU;三者之间通过CAN总线实现数据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电池箱(10)的进气口管路上设置有空气干燥器(9),对进入电池箱的空气进行干燥和过滤。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10)的出气口与外界连通管道上还设置有单向阀(11),以便气体由所述出气口流向外界,并防止外界空气直接回流至电池箱中。
9.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包括车架以及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温控系统为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04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加热钢轨涂油车
- 下一篇:一种高集成节能无骨雨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