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环境监测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1451.7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7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郑洁;陈淏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B60P3/00;G08C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26 | 代理人: | 孙鸥;唐超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环境监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环境监测装置,特别涉及无线环境监测车。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煤炭等行业有毒气体泄漏的区域,或者在核、生、化灾害发生的区域,如果利用机器人代替人类进入环境条件恶劣、环境情况不明的场所,去探查现场情况、监测环境条件、处理高危险事件,可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暴露在有毒、有辐射等危险环境中,可大大减小人员伤亡,提高救援等工作实施的保障力、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目前公知的环境监测装置大多是不可移动的,也即只能定点监测某个地点的环境参数,无法完成突发现场、应急情况的环境监测任务。中国专利“一种环境监测车”(CN201110848)和“环境监测车”(CN101387704)虽然可以移动监测环境情况,但是监测车需要人类驾驶,不适宜完成环境危险区域或环境未知区域的监测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制一种无线环境监测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无线环境监测车,由上位机(7)、监测车(16)构成,监测车(16)上设置有各种环境参数采集装置,监测车(16)上的左路电机驱动模块(14)、右路电机驱动模块(15)分别连接左侧车轮、右侧车轮,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上位机(7)和监测车(16)通过通信模块(1)、通信模块(2)无线连接;通信模块(1)、无线接收模块(3)分别接入上位机(7)的USB口,通信模块(2)接入单片机(5)串口,无线接收模块(3)接收无线摄像头(4)的无线视频信号,无线摄像头(4)、单片机(5)设置在监测车(16)上;单片机(5)分别连接红外传感器(13)、连接FPGA控制模块(6),FPGA控制模块(6)分别连接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1)、左路电机驱动模块(14)、右路电机驱动模块(15)。
本实用新型主要优点:(1)系统可以移动监测环境参数,适于完成突发现场、应急情况的环境监测;(2)系统采用无线控制方案,可完成不适合人类进入的危险区域或情况未知区域的环境监测;(3)监测车上载有的摄像头和超声波测障模块,可以精准控制监测车的行驶方向、行驶目标,准确获取目标位置的环境参数;(4)监测车有自动循迹行驶的功能,可以很方便地沿既定路线自动行驶,完成各项监测任务。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和效果将在下面继续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系统整体方案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硬件系统示意图。
图1中各标号表示部件名称如下:
通信模块(1)、通信模块(2)、无线接收模块(3)、无线摄像头(4)、单片机(5)、FPGA控制模块(6)、上位机(7)、温度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9)、烟雾传感器(10)、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1)、云台控制电路(12)、红外传感器(13)、左路电机驱动模块(14);右路电机驱动模块(15)、监测车(1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路:
基于无线控制的环境监测小车系统,由上位机和监测车两大部分构成,其中监测车载有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以及温度、湿度、烟雾等环境参数传感器,完成现场影像实况的视频采集、超声波测障以及温度、湿度、烟雾等环境参数的采集,上位机装有监控软件,通过无线信道实时监测小车回传的现场视频影像、超声波雷达图像,根据影像实况或雷达图像准确、灵活地遥控小车的行驶方向和行驶速度,或根据需要将监测车设置成沿既定轨迹自动寻迹的行驶模式;同时对采集的温度、湿度、烟雾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各项统计处理。
单片机(5)的P2口接8路红外传感器(13),8路红外传感器(13)安装在监测车(16)的底盘上两个前轮之间的位置;单片机(5)的P1.3、P1.4接云台控制电路(12)端口;单片机(5)的P4.4、P4.5、P4.6接FPGA控制模块(6)中的8路超声波传感器(11)的地址编码信号;单片机(5)的PO口接FPGA控制模块(6)中的超声波测距数据;单片机(5)的P1.7、P4.7口提供左、右两侧车轮的正、反转控制信号,接入FPGA控制模块(6)的2个I/O口;单片机(5)的P3.2~P3.4和P3.5~P3.7口提供左、右两侧车轮的PWM波的参数选择信号,分别接FPGA控制模块(6)的6个I/O口。
下面具体分析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14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壁弧面打斜孔定位工装
- 下一篇:可调式压紧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