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毂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8119.X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9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尚贤;王翔平;彭金盛;游钧敦;李崇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动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0 | 分类号: | H02K5/10;H02K5/04;H02K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特别是涉及一种轮毂马达。
背景技术
马达乃用以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作为驱动机械的动力来源。其中,轮毂马达主要应用于电动自行车、机车、四轮车辆、辅助载具等车体,提供车体动力。
马达在长时间高温运作下,可能影响效能甚至导致内部组件损坏;缺乏防水结构也容易造成马达损坏。
现有技术中,为达到马达散热效果,通常是设计内部流道搭配开设排气口、入气口,使马达壳体内部热气得以导流而出;为达到马达防水效果,通常是利用防水罩盖进行盖覆。然而,马达的气体导流设计需顾及防尘问题,且为了使气体能内外导流,防水效果将受到限制;而防水罩盖则往往影响散热效果。因此,马达的散热需求以及防水需求,实难以兼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散热及防水功效的轮毂马达。
本实用新型轮毂马达安装于一壳件,并包含一马达心轴、一定子单元、一转子单元、一第一外盖单元,及一第二外盖单元。
马达心轴固定于该壳件,呈管状而供一组导线穿设其中。定子单元固定套设于该马达心轴并与该壳件相间隔,与该导线电连接。转子单元环置于该定子单元的远离该马达心轴的一侧,在该定子单元通电时相对该定子单元旋转。
第一外盖单元套设于该马达心轴且位于该壳件与该转子单元间,具有并排地固定套设于该马达心轴的一第一轴承与一第一油封,及一装设于该第一轴承与该第一油封的远离该马达心轴的一侧且与该转子单元邻近该壳件的部分固定连接的第一外盖,该第一外盖借由该第一轴承而在该转子单元旋转时一起相对该马达心轴旋转,并具有一面朝该定子单元的内表面,该内表面凹陷形成多数间隔排列的凹沟。
第二外盖单元与该第一外盖单元相对地套设于该马达心轴远离该壳件的一端部,具有并排地固定套设于该马达心轴的一第二轴承与一第二油封,及一套设于该第二轴承与该第二油封远离该马达心轴的一侧且与该转子单元远离该壳件的部分固定连接的第二外盖,该第二外盖借由该第二轴承而在该转子单元旋转时一起相对该马达心轴旋转,并具有一面朝该定子单元的内表面,该内表面凹陷形成多数间隔排列的凹沟。
本实用新型所述轮毂马达,其中该定子单元包括一固定套设于该马达心轴的定子支撑架,及一安装于该定子支撑架的定子。
较佳地,该马达心轴表面凹陷形成一轴向延伸的键槽并固设有一块状的键,该定子支撑架邻近该马达心轴的表面凹陷形成另一配合该马达心轴的键槽共同夹设该键的键槽。
较佳地,该马达心轴与该定子支撑架为过盈配合地相互穿套固定。
较佳地,该转子单元包括一内一外相迭套合的一转子与一套环,该套环邻近该壳件的部分与该第一外盖的邻近周缘处相互接合,该套环远离该壳件的部分与该第二外盖的邻近周缘处相互接合。
较佳地,该第一外盖单元的第一轴承较邻近该定子单元,该第一油封较远离该定子单元;该第二外盖单元的第二轴承较邻近该定子单元,该第二油封较远离该定子单元。
较佳地,该马达心轴与该壳件为过盈配合地相互穿套固定,并利用一轴端挡板锁固于该壳件远离该第一外盖单元的一侧并遮覆该马达心轴。
较佳地,该第一外盖与第二外盖的所述凹沟,分别呈辐射状间隔排列。
较佳地,该第一外盖具有一装设于该第一轴承与该第一油封外侧的内环壁、一与该转子单元邻近该壳件的部分固定连接且与该内环壁在径向上相间隔的外环壁、一连接该内环壁与该外环壁的连接壁,及一自该内环壁邻近该壳件的周缘处径向突出的环形挡壁。该第一外盖的连接壁远离该定子单元的表面定义为一外表面,该外表面突出形成多数平行间隔排列的凸肋。
较佳地,该第二外盖具有一套设于该第二轴承与该第二油封外侧的内环壁、一与该转子单元远离该壳件的部分固定连接且与该内环壁在径向上相间隔的外环壁、一连接该内环壁与外环壁的连接壁,及一封盖住该内环壁的远离该定子单元的一侧的封壁。该第二外盖的连接壁远离该定子单元的表面定义为一外表面,该外表面突出形成多数平行间隔排列的凸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该第一油封、第二油封的设置,可有效防止液体从该马达心轴与该第一外盖间的缝隙渗入,或从该马达心轴与该第二外盖间的缝隙渗入;借由该第一外盖的凹沟以及第二外盖的凹沟的设计,不但减轻整体重量,更能增加散热面积,且兼具可扰动空气、帮助散热的效果,借此兼具防水及散热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组合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轮毂马达较佳实施例的外观;
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实施例中的主要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动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动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81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