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扑翼飞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8716.2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7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胡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学文 |
主分类号: | B64C33/02 | 分类号: | B64C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567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自然界飞行生物扑翼飞行机械的扑动系统,尤其涉及仿鸟扑翼飞行扑动装置。
背景技术
扑翼,就是一种能像鸟那样搧动翅膀飞行。看见鸟儿能在空中自由飞翔着,人类就尝试飞行,一直是很直观地模仿鸟类,用各种鸟羽或其他人造物,制成翅膀,“安装”在人的身上。在经历了许多失败之后,人类逐渐认识到单纯的利用羽翅是不能飞行的。随着现代材料、动力、加工技术,扑翼虽然已经能够实现较好的飞行与控制,但距实用仍有一定差距,在近期内仍无法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仿鸟扑翼飞行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扑翼飞行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扑翼飞行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1)通过转动轴(2)、第一轴承滑轮(3)、第二轴承滑轮(4)、错位带动飞轮(5)形成轴传动,经曲柄(6)连接转动轴(7)、轴承滑轮(8)、上下平衡运动器(9)、左摇杆(10)、右摇杆(11)的机构来驱动左右扑翼同步拍打运动;上下平衡运动器(9)经曲柄(6)通过轴传动驱动该运动器上下运动,从而带动运动器内两端的左滑轮(12)、右滑轮(13)及连接左摇杆(10)、右摇杆(11)的左连接销轴(14)、右连接销轴(15)和左轴承滑轮(16)、右轴承滑轮(17) 在相应的滑槽内运动。
所述电机(1)通过转动轴(2)、第一轴承滑轮(3)、第二轴承滑轮(4)和第一电机支座(22)、第二电机支座(23)固装于装置基座(24)上,经错位带动飞轮(5)连接曲柄(6)的下端形成轴传动,分别驱动左右扑翼。
所述电机(1)经过轴传动驱动左右扑翼,其轴传动是由曲柄(6)通过转动轴(7)连接错位带动飞轮(5)与上下平衡运动器(9)相连,上下平衡运动器(9)内左滑轮(12)、右滑轮(13)、左连接销轴(14)、右连接销轴(15)和左轴承滑轮(16)、右轴承滑轮(17)可在相应滑槽内滑动,从而驱动左摇杆(10)、右摇杆(11)上下拍打运动。
所述左摇杆(10)、右摇杆(11)通过左轴(27)、右轴(28)、左轴承滑轮(29)、右轴承滑轮(30)与左翼支座(25)、右翼支座(26)固定在装置基座(24)上,左摇杆(10)、右摇杆(11)以左连接销轴(14)、右连接销轴(15)和左轴承滑轮(16)、右轴承滑轮(17)连接着上下平衡运动器(9),在左摇杆(10)、右摇杆(11)连接位置上开设有左滑槽(20)、右滑槽(21),左连接销轴(14)、右连接销轴(15)和左轴承滑轮(16)、右轴承滑轮(17)在上下平衡运动器(9)传动作用下驱动左摇杆(10)、右摇杆(11)上下拍打运动,所述左滑轮(12)、右滑轮(13)、随上下平衡运动器(9)的上下带动于左翼支座(25)、右翼支座(26)的左滑槽(18)、右滑槽(19)内相应滑行。
所述第一电机支座(22)、第二电机支座(23)、左翼支座(25)、右翼支座(26)分别与基座(24)固定连接;电机(1)、第一电机支座(22)、第二电机支座(23)、第一轴承滑轮(3)、第二轴承滑轮(4)、错位带动飞轮(5)通过转动轴(2)连接;曲柄(6)下端固连于错位带动飞轮(5)上,曲柄(6)的上端通过转动轴(7)、轴承滑轮(8)、上下平衡运动器(9)、左摇杆(10)、右摇杆(11)、左翼支座(25)、右翼支座(26)以轴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最显著特点是采用轴传动机构,上下平衡运动器对摇杆作了严格对称定位,利用曲柄对整个装置进行轴传动的带动,并借助滑轮的滑动减轻传动阻力,使扑动更流畅且减低重力作用对装置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传动部件组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扑翼部件组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右扑翼部件组分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电机1、传动轴2、第一轴承滑轮3、第二轴承滑轮4、错位带动飞轮5、曲柄6、传动轴7、轴承滑轮8、上下平衡运动器9、左摇杆10、右摇杆11、左滑轮12、右滑轮13、左连接销轴14、右连接销轴15、左轴承滑轮16、右轴承滑轮17、左滑槽18、右滑槽19、左滑槽20、右滑槽21、第一电机支座22、第二电机支座23、基座24、左翼支座25、右翼支座26、左轴27、右轴28、左轴 承滑轮29、右轴承滑轮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学文,未经胡学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87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杀菌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船用自闭式透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