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缸盖罩油气分离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9618.7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9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海;尹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8 | 分类号: | F01M11/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盖 油气分离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盖罩,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盖罩的油气分离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废气污染也在日益严重地威胁人类生态环境。如何有效治理汽车废气排放已成为当今世界环境保护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目前,以改善发动机燃烧过程为核心的机内净化技术成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的重要技术之一。当发动机工作时,气缸内会有一些“旁通气体”经活塞环由气缸窜入曲轴箱内,将滞留在活塞和缸套表面的油膜和油滴带入气流,通过进气系统,进入燃烧室再次燃烧。但是由于机油不能完全燃烧,产生的废气会对环境及排放指示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为了减少废气排放,必须将机油从曲轴箱气体中分离出来。现有技术运用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在发动机气缸盖罩中设置油气分离系统,例如惯性撞击式分离器,将油气进行分离,减少废气污染,降低机油消耗。存在的问题是:油气分离系统结构复杂,体积较大,采用的模具及加工工艺复杂,产品成型周期和加工周期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油气分离效果好的发动机气缸盖罩油气分离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缸盖罩油气分离机构,包括气缸盖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罩本体(1)内腔的中部沿宽度方向设有隔板(6),所述隔板(6)将气缸盖罩本体(1)的内腔隔成左、右两个腔室(1b、1c),所述左腔室(1b)和右腔室(1c)内的中部均沿长度方向设有凸部(1a),所述左腔室(1b)和右腔室(1c)的凸部(1a)的上表面各设有两个火花塞孔,所述火花塞孔的孔口上设有孔沿(2),所述左腔室(1b)内的两个火花塞孔之间的凸部(1a)上设第二隔板(7),该第二隔板(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火花塞孔的孔沿(2)连接,所述右腔室(1c)内的两个火花塞孔之间的凸部(1a)上也设有第二隔板(7),该第二隔板(7)的两端分别与右腔室(1c)内的两个火花塞孔的孔沿(2)相连;
所述气缸盖罩本体(1)的后侧壁上设有与左腔室(1b)相通的PCV阀孔(10)和左气孔(9a),其中左气孔(9a)设在后侧壁的高度方向,PCV阀孔(10)中心线与隔板(6)平行且位于左气孔(9a)与隔板(6)之间,所述PCV阀孔(10)和左气孔(9a)之间的左腔室(1b)内设有气流隔板(5),该气流隔板(5)的一端与气缸盖罩本体(1)的后侧壁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与靠近隔板(6)的火花塞孔的孔沿(2)相连;
所述气缸盖罩本体(1)的后侧壁上还设有与右腔室(1c)相通的入气孔(11)和右气孔(9b),其中右气孔(9b)设在后侧壁的高度方向,入气孔(11)的中心线与隔板(6)平行且位于右气孔(9b)与隔板(6)之间,所述入气孔(11)和右气孔(9b)之间的右腔室(1c)内也设有气流隔板(5),该气流隔板(5)的一端与气缸盖罩本体(1)的后侧壁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与靠近隔板(6)的火花塞孔的孔沿(2)相连;
在所述气缸盖罩本体(1)的开口端罩有迷宫盖板(3),所述火花塞孔的孔沿(2)、隔板(6)、第二隔板(7)以及气流隔板(5)的上表面与迷宫盖板(3)和气缸盖罩本体(1)的结合面齐平,所述凸部(1a)的上表面低于迷宫盖板(3),所述迷宫盖板(3)上沿长度方向分布有四个气体出口(3a),所述气体出口(3a)位于靠近气缸盖罩本体(1)的前侧壁的位置,其中两个气体出口(3a)与左腔室(1b)相通,另外两个气体出口(3a)则与右腔室(1c)相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迷宫盖板与气缸盖罩内腔中的隔板、气流隔板、火花塞孔的孔沿、以及第二隔板形成气体流动的迷宫,新鲜空气从入气孔进入右腔室内,绕过右腔室内的气流隔板、火花塞孔的孔沿以及第二隔板,到达右气孔,从右气孔进入曲轴箱,使得曲轴箱大气压平衡;部分气体从迷宫盖板右边的气体出口出去。曲轴箱内油气混合气通过左气孔进入气缸盖罩左腔室,气体绕过左腔室内的气流隔板、火花塞孔的孔沿以及第二隔板,到达PCV阀孔进入进气歧管,发动机在安装使用时,整体向前倾斜5度左右,留在迷宫中的油向下流,从迷宫盖板左侧的气体出口流出,进入凸轮轴室。达到油气分离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腔室(1b)和右腔室(1c)内还分布有第三隔板(4),该第三隔板(4)的上表面低于迷宫盖板(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迷宫盖板(3)上分布有凸包(8),可以降低震动和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96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