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张力高同步超薄膜牵引卷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0076.5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7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潘旭祥;张宝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龙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26 | 分类号: | B65H18/26;B65H23/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力 同步 薄膜 牵引 卷绕 装置 | ||
1.一种低张力高同步超薄膜牵引卷绕装置,它是由冷却辊、展平辊、电晕压辊、电晕辊、张力辊、接触辊、钢卷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辊(1.1、1.2、4.3)为双进双出的矩形截面螺旋状流道且通有恒温、恒压冷却水的镀铬钢辊,展平辊(1.3、1.4、3.3)为镀铬钢辊,第一展平辊(1.3)和第二展平辊(1.4)之间设置了测厚仪(8),第一电晕辊(3.2)前设置第一电晕压辊(3.1),第二电晕辊(4.2)前设置第二电晕压辊(4.1),接触辊(6)置于钢卷芯(7)之前,通过张力辊(5)调整张力,第一冷却辊(1.1)、第二冷却辊(1.2)和第一展平辊(1.3)、第二展平辊(1.4)由伺服电机M1控制,边料真空辊(2)由伺服电机M2控制,第一电晕辊(3.2)和第三展平辊(3.3)由伺服电机M3控制,第二电晕辊(4.2)和第三冷却辊(4.3)由伺服电机M4控制,压力辊(5)、接触辊(6)和钢卷芯(7)分别由伺服电机M5、M6和M7控制,所有的伺服驱动装置均由同一台PLC配合工业以太网实现BUS控制,各组辊间最大限度地在薄膜弹性模量内的速比以1‰~2‰速率递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张力高同步超薄膜牵引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晕辊(3.2、4.2)和电晕压辊(3.1、4.1)辊面都是耐高温、耐臭氧硅橡胶制作而成,电晕压辊轴心较电晕辊轴心高0.2mm~0.5mm,电晕压辊(3.1、4.1)压缩空气压力控制在0.2MPa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龙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龙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00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换插头的电源适配器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