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张力高同步超薄膜牵引卷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0076.5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7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潘旭祥;张宝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龙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26 | 分类号: | B65H18/26;B65H23/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力 同步 薄膜 牵引 卷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塑料薄膜生产设备,尤其是涉及到一种低张力高同步超薄膜牵引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经拉伸、热定型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拉伸取向,使分子或分子链有序地排列,形成固有的结晶与粗化。从而薄膜性能得到大大提高。具体说,拉伸后薄膜具有以下特点:1)薄膜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明显增大。其拉伸强度是未拉伸薄膜的3—5倍;2) 大分子排列整齐,阻隔性能有所改善; 3)薄膜具有耐高温、高热稳定性、耐高压特性;4)具有高缠绕、高机械强度特性。但是由于薄膜生产线因工艺问题或设备缺陷,在牵引处破坏薄膜分子取向、内部应力,二次改变了薄膜特性——弹性模量,造成卷绕后的薄膜膜面不平整,厚薄不均,端面不齐,从而耐压离散性大,生产出电容器散热不均,电容容量不确定性大,使用性、功能性极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陷,为生产企业提供一种对厚度在2u-10u间的超薄薄膜在牵引卷绕过程中,保证薄膜在低张力牵引、高同步速度下卷绕的低张力高同步超薄膜牵引卷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冷却辊、展平辊、电晕压辊、电晕辊、张力辊、接触辊、钢卷芯等部分组成,所述冷却辊为双进双出的矩形截面螺旋状流道且通有恒温、恒压冷却水的镀铬钢辊,展平辊为镀铬钢辊,第一展平辊和第二展平辊之间设置了测厚仪,第一电晕辊前设置第一电晕压辊,第二电晕辊前设置第二电晕压辊,接触辊置于钢卷芯之前,通过张力辊调整张力,第一冷却辊、第二冷却辊和第一展平辊、第二展平辊由伺服电机M1控制,边料真空辊由伺服电机M2控制,第一电晕辊和第三展平辊由伺服电机M3控制,第二电晕辊和第三冷却辊由伺服电机M4控制,压力辊、接触辊和钢卷芯分别由伺服电机M5、M6和M7控制,所有的伺服驱动装置均由同一台PLC配合工业以太网实现BUS控制,各组辊间最大限度地在薄膜弹性模量内的速比以1‰~2‰速率递增。所述电晕辊和电晕压辊辊面都是耐高温、耐臭氧硅橡胶制作而成,电晕压辊轴心较电晕辊轴心高0.2mm~0.5mm,电晕压辊压缩空气压力控制在0.2MPa左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冷却辊、展平辊、电晕压辊、电晕辊、张力辊、接触辊、钢卷芯改造为相互独立的主动辊,独立伺服驱动装置最大限度满足了超薄膜牵引的高同步性要求,从而有效利用薄膜固有的弹性模量将薄膜展平,在牵引处弹性模量不被破坏情况下,提高收卷质量,降低损耗,提高成品率。展平辊能够有效防止了薄膜“抖动”或“起飘”现象而引起测厚仪测量误差,使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牵引卷绕结构示意图。
图中:1.1、1.2、4.3为冷却辊,1.3、1.4、3.3为展平辊,2为边料真空辊,3.2、4.2为电晕辊,3.1、4.1为电晕压辊,5为压力辊,6为接触辊,7为钢卷芯,8为测厚仪。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龙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龙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00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换插头的电源适配器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连接器